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寄夏大行》。诗中描绘了铜柱作为南疆的标志,荆门控制着众多的蛮族地区,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险峻。诗人以“诏从霄汉下”形容朝廷的旨意如同从天而降,充满了神圣与威严。通过“槎过斗牛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朝廷旨意穿越天际,直达边疆的情景。
接下来,“江山回黯惨,溪洞郁跻攀”两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自然景观,山川回环,溪洞深邃,充满了挑战与艰险。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边疆的地理特征,也隐喻了边防将士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预想趋朝日,应多边徼颜”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将士们的深切关怀与敬意。预想在朝会之日,边防将士们或许会因长期的边疆生活而面容苍老,但他们的忠诚与勇敢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对边防将士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边疆的重要性和边防将士们的牺牲与奉献,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事业的深刻关注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