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内省的画面。"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诗人通过小屏风和流动的尘埃,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空间的静寂,白色的影子在屏风上融合,营造出一种淡雅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方床六尺偃清昼",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独自躺在宽大的方床上度过整个白天的情景,显示出他的闲适或落寞。
"惭无玉枕名通中",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没有如"玉枕"般高贵身份或声名的自嘲,"通中"可能暗指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名望的追求。这句诗寓含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静谧而深沉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独白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梅尧臣的诗歌风格素朴自然,这首《问答(其二)》也不例外,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品格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金错刀,连环交刃吹风毛。
美人赠我万钱贵,何必剪犀誇孟劳。
青云梯,尺木为阶行忽迷。
勤修道业生羽翼,天门九袭须攀隮。
玉蟾蜍,厕君笔砚诚有诸。
可爱亭亭寒月照,莹然四座凝冰壶。
凤于飞,差差粹羽今逢时。
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