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教寺

天半烟霞窟,秋风作伴游。

泉声当树落,云气隔山浮。

小鸟移丛竹,残香入画楼。

寺多桂窗前堆柿叶,知为学书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历隆教寺的景象。首句"天半烟霞窟"展现了寺庙坐落在高处,被缭绕的云雾环绕,犹如仙境。"秋风作伴游"则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季节,感受到凉爽的秋风陪伴着他的旅程。

"泉声当树落"写出了环境的宁静,泉水声仿佛与落叶一同落下,增添了诗意。"云气隔山浮"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空灵的氛围,云雾轻盈地在山间飘荡。

"小鸟移丛竹"描绘了小鸟在翠竹丛中穿梭,动态的画面增添了生机。"残香入画楼"则暗示寺庙内可能有焚香,余香随风飘散,萦绕在画栋雕梁之间。

最后一句"寺多桂窗前堆柿叶,知为学书收"揭示了隆教寺的独特之处,寺前桂花香气四溢,而堆积的柿叶似乎表明僧人们正在收集它们,可能是用于学习或禅修的仪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隆教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展现出清幽宁静的佛教寺庙生活。

收录诗词(82)

杨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来青轩远眺

薄醉坐层轩,无弦琴独抚。

仰首忽狂叫,久之不能俯。

霜叶斗春花,松涛卷秋雨。

悠悠绝壑云,近风自吞吐。

东北豁一隅,肯借他山补。

天宇净无尘,庶几见远浦。

贝阙与珠宫,丹碧讵能数。

一一恣幽探,宁复论今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复柬方位伯

象数岂绝学,因人成古今。

创始良独难,踵事生其新。

测量变西儒,已知无昔人。

便欲废筹策,三率归同文。

宁知九数理,灼灼二支分。

句股测体线,隐杂恃方程。

安得以比例,尽遗古法精。

勿庵有病夫,闲居发疑倩。

展转重思维,忽似窥其根。

和较有实用,正负非强名。

始信学者过,沿古殊失真。

辟彼车与骑,用之各有神。

篆籀夫岂拙,弩啄日以亲。

援笔注所见,卷帙遂相仍。

念子学有宗,何当细与论。

形式: 古风

江上望九华山慨焉有感

曾闻九子山,险怪类西岳。

攒簇金芙蓉,峥嵘发华萼。

我来江上看,烟光喜澄廓。

奇峰缥缈间,一一青如削。

百里势不绝,蜿蜒相回薄。

扁舟不可停,所见乍前却。

参差互出没,灵异难遥度。

振衣思高颠,攀跻一何乐。

长歌入杳冥,凌风瞰大壑。

身轻生羽翼,虚无行碧落。

平生慕至道,幽探性所托。

于役曾未休,天游攘六凿。

福地傥依栖,旷然解尘缚。

敢忘夙昔心,敬与山灵约。

形式: 古风

雪中家从叔瞿山过饮山居

青山闭户孤居惯,书卷时开逸兴多。

觅句每于闲处得,逢君何意雪中过。

寒花万树看图画,浊酒盈尊起和歌。

泥滑只今愁去马,荒村莫惜醉颜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