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杲上人复往荆南

荆州老居士,宁著进贤冠。

似欲专一壑,其谁知孔鸾。

苍苔门巷秋,不许造席客。

世无王粲流,倒屣端不惜。

上人宣城彦,俊气横九州。

学道贫彻骨,与世初无求。

马驹大道场,属者失宗匠。

欲铭窣堵波,见此真汉相。

行乞千里馀,朔风枯叶颠。

晓踏涧下雪,暝宿天边烟。

赤手泛沧溟,笑此太草草。

不为丞相嗔,乃得照乘宝。

归来寂无闻,翠琰开险艰。

精卫既填海,愚公果移山。

力贫办行李,复作南郡去。

游子多苦颜,开士淡无虑。

霜风木飕飕,便当赋式微。

日涉望烟霭,扶筇迟来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所作的《送杲上人复往荆南》。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杲上人的僧侣的深情送别,以及对其高尚品质和坚定信仰的赞美。

首句“荆州老居士,宁著进贤冠”,以“荆州老居士”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年长的僧侣,他不追求世俗的荣誉,而是选择穿着象征智慧与德行的“进贤冠”。接着,“似欲专一壑,其谁知孔鸾”,通过比喻,表达了这位僧侣专心于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而世人往往难以理解其深邃的内心世界。

“苍苔门巷秋,不许造席客”,描述了僧侣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简朴,门前长满苍苔,显得格外宁静,连宾客都无法轻易打扰到他的生活。这反映了僧侣远离尘嚣、一心向佛的生活态度。

“世无王粲流,倒屣端不惜”,这里以王粲(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为喻,表达了世人对僧侣的不理解,而僧侣却对此毫不在意,继续坚守自己的信仰。

接下来的几句“上人宣城彦,俊气横九州。学道贫彻骨,与世初无求”,赞扬了杲上人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他对修行的执着,即使生活贫困也无怨无悔,与世无争。

“马驹大道场,属者失宗匠”,这里以“马驹大道场”比喻杲上人在修行道路上的成就,同时也暗示了他失去了指导他的大师,但依然坚持前行。

“欲铭窣堵波,见此真汉相”,表达了杲上人希望在佛法的传播中留下印记,如同真正的汉相一样,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

“行乞千里馀,朔风枯叶颠。晓踏涧下雪,暝宿天边烟”,描绘了杲上人长途跋涉、艰苦修行的情景,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

“赤手泛沧溟,笑此太草草。不为丞相嗔,乃得照乘宝”,展现了杲上人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也不为权力所动,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宝藏。

“归来寂无闻,翠琰开险艰。精卫既填海,愚公果移山”,通过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典故,表达了杲上人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力贫办行李,复作南郡去。游子多苦颜,开士淡无虑”,描述了杲上人再次踏上旅程,前往南郡,与世无争的游子相比,开士(即僧侣)的心境更加平和淡然。

“霜风木飕飕,便当赋式微。日涉望烟霭,扶筇迟来归”,最后几句话描绘了杲上人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以及他悠然自得的心态,即使面对自然界的严寒,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对杲上人高尚品质和坚定信仰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49)

李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赠归宗才首座

五着匡山屐,三息紫霄阴。

龚闻耶舍塔,势吞天姥岑。

俯窥雕鹗背,上聆钟梵音。

未航萧梁苇,峻风先少林。

灵骨化大璐,钜名偕南金。

松门欲牵叶,苦雨每见临。

才公三衢秀,古貌又古心。

老胡即渠是,宴坐藏幽深。

何用登紫霄,自足披烦襟。

我过避秦客,茗碗来相寻。

真成虎溪笑,稍宽梁甫吟。

衲子叹雌伏,道师非陆沉。

世多石窟病,须下鼓山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宁上人归净慈

之子远行迈,眷言款松门。

云物起离色,况乃闻清猿。

颇云吴会去,饱参南山禅。

南山燕颔郎,气敌千人军。

要当理断履,过我艺兰荪。

形式: 古风

寄珍首座

诗宁浅而静,不贵深而芜。

观公秋怀作,峻洁仍纡馀。

譬之列华馔,陆海盈中厨。

食蟹贵抱黄,食鱼先腹腴。

多入出或少,我昔闻先儒。

年来病蹇拙,意广材复疏。

之子禅定起,焚香满晴虚。

坐看氤氲处,绵绵诗思俱。

应作牛腰束,能寄草堂无。

形式: 古风

题胡九龄画夏景牛

阴岑不造天,憩此老觳觫。

辍耕垄上来,投闲慰心曲。

养牲奉严禋,盖用茧栗犊。

莫起陆沈悲,焉知果非福。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