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方次云饯孙守月下同归戏成

北陌争迎丞相车,南郡新分刺史符。

弩矢纷纷夹道趋,旌旗猎猎照通衢。

一时冠盖事奔走,车马不许停斯须。

贤愚贵贱俱物役,始觉名利真区区。

我亦年来忝簪绂,苛礼羁人日湮汩。

往来叨沐主人恩,陶母不恪千金发。

平明联辔逐西风,归路三更踏明月。

解貂野店贳浊酒,醉罢高谭偃溟渤。

风尘薄宦君勿悲,犹胜低回场屋时。

乌帽白袍青竹榻,短檠终夜照红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送别丞相和刺史出行的壮观场景,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首句“北陌争迎丞相车”展现了民众对权贵的热烈欢迎,而“南郡新分刺史符”则点出官员调动的背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弩矢纷纷夹道趋”和“旌旗猎猎照通衢”,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了道路两旁的热闹与威仪。

诗人感叹“一时冠盖事奔走,车马不许停斯须”,揭示了官场中忙碌而匆忙的风气,无论贤愚贵贱都受到名利驱使。诗人自谦“我亦年来忝簪绂”,表达了自己也身处官场的无奈,同时提及“陶母不恪千金发”,以陶侃母亲慷慨赠金的故事,表达对主人恩惠的感激。

夜晚归来,“平明联辔逐西风,归路三更踏明月”,描绘了月光下的归途,显得宁静而孤寂。在“解貂野店贳浊酒”后,诗人借酒浇愁,高谈阔论,最后以“乌帽白袍青竹榻,短檠终夜照红蜡”结尾,形象地刻画了简朴而清贫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官场繁琐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场面和自身经历,展现了官场的浮华与个人的感慨,寓含着对名利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刺桐城边桐叶飞,刺桐城外行人稀。

客来别我有所适,问客此去何当归。

林卿妙龄才秀发,胸中万卷涌溟渤。

家声合沓盖九州,里第嶙峋表双阙。

朅来试吏天南方,骥絷焉能骋所长。

梅仙脱身东市卒,杜老落笔中书堂。

传道淮壖减豺虎,政须礼乐事明主。

之子轩轩霄汉姿,好向春风刷毛羽。

形式: 古风

晚自东湖携藕花归儿辈争插盆池香艳不歇亦供两日嗅玩因成

怪底儿童无远图,埋盆注水插芙蕖。

人心不作非真想,便觉东湖入座隅。

形式: 七言绝句

晚泊同安林明府携酒相过戏集杜陵句为醉歌行

疾风吹尘暗河县,去马来牛不复辨。

黄昏始扣主人门,置酒张灯促华馔。

夜如何其初促膝,人生会合难再得。

簿书何急来相仍,且将款曲终今夕。

腐儒衰晚谬通籍,射策君门期第一。

天门日射黄金榜,自怪一日声辉赫。

三年奔走空皮骨,足茧荒山转愁疾。

未有涓埃答圣朝,途穷反遭俗眼白。

怀抱何时得好开,生前相遇且衔杯。

儒术于我何有哉,黄帽青鞋归去来。

形式: 古风

喜雨

皇天啬甘泽,为农生理休。

哀哉桑麻瘁,得意蓬蒿稠。

一夜溜檐雨,晓屋喧鸣鸠。

惊涛注空壑,秀色溢平畴。

田舍无宿储,及此宽百忧。

陌上谁家郎,惟恐阻春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