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山图

仇山山下仇山人,白头宦学走风尘。

问渠家在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

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

不如邻翁不识诗与画,一生耕钓仇山下。

形式: 古风

翻译

仇山山下住着仇山人,白发老者为官生涯奔波劳顿。
他询问家人住在山的哪边,只见云雾弥漫,道路难寻。
诗人的创作常常痴迷,遇见山就画它,还题上诗句。
相比之下,邻家老翁不懂诗画,却在仇山下耕田垂钓度过一生。

注释

仇山:指代某个具体的山名。
白头:形容年老。
宦学:做官或求学。
风尘:比喻仕途艰辛或劳碌的生活。
家在山何处:询问家人的居所位置。
云气漫漫:形容云雾缭绕,看不清远方。
不知路:表达迷茫和找不到方向。
诗人作事例多痴:诗人创作时常常投入且专注。
且画且题诗:一边画画一边写诗。
邻翁:邻居的老者。
不识诗与画:对诗歌和绘画没有了解。
耕钓:耕田和钓鱼,代表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宋末元初的文人戴表元,他在仇山下过着仕途奔波的生活。首句"仇山山下仇山人"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环境,他身处仇山之中,却依然要为官生涯四处奔波。"白头宦学走风尘"则写出诗人年岁已高,但仍淹没在世俗的忙碌中。

接着,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问渠家在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流露出他对家乡山水的迷茫和对归乡之路的遥不可及。诗人似乎沉浸于艺术创作中,"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通过绘画和题诗来寄托情感,但这种行为在他看来可能并不如邻翁的简单生活——"一生耕钓仇山下"那样直接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无奈与追求。戴表元的诗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空飞本无迹韵为五诗往扣广微张公

智有不近名,贤有不践迹。

百年如飘风,谁作远行客。

所要在持久,以道自消息。

吾师岂欺我,白首方学易。

形式: 古风

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韵为八诗送夹谷子括赴明州推官(其一)

鉴虚磨愈明,弦柔调自直。

临民要儒术,非但用三尺。

君看春秋学,从士能断国。

人情岂相远,赠子以不惑。

形式: 古风

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韵为八诗送夹谷子括赴明州推官(其二)

水耕当用牛,陆行当用马。

诗书无近功,平世安可舍。

吾州兵荒来,冠盖多苟且。

宁无段干木,意气能少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其九)

炎方有朱鸟,璀璀颜色异。

土人目为凤,信尔可安致。

生雏固当奇,千岁会一至。

纷纷鸿燕期,寂寂非我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