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伯常朝议

郢人兰雪有馀风,尽在君家七字中。

白发尘缨深念我,青郊藜杖不如公。

乡心正想千年鹤,老计终须一亩宫。

不讳求田并问舍,景山何必晚为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对友人张伯常朝议的酬答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哲思。

首联“郢人兰雪有馀风,尽在君家七字中”,以“郢人”比喻友人高洁的品性,如同兰花般清新脱俗,雪一般纯洁无瑕。诗人认为,友人的高尚情操和才华,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七言诗句之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赏。

颔联“白发尘缨深念我,青郊藜杖不如公”,通过描述友人年岁渐长,白发苍苍,却依然不忘旧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同时,将友人比作手持藜杖漫步于青郊的隐士,暗含对友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美。

颈联“乡心正想千年鹤,老计终须一亩宫”,诗人借用“千年鹤”的典故,表达对友人归隐田园、与世无争生活的向往。同时,“一亩宫”则暗示了友人虽身处简陋,但内心世界丰富如宫殿,体现了对友人精神世界的高度肯定。

尾联“不讳求田并问舍,景山何必晚为通”,诗人以直率的态度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生活实际需求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鼓励友人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功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景山”可能是指友人所居之地,诗人希望友人能早些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酬黄朝议(其一)

自无筹略预材难,非有文华聚笔端。

涉历羊肠迷坦坦,穿联鱼目愧珊珊。

岳猿听久堪头白,林实尝来厌齿酸。

葵藿倾心由物性,日边依约见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酬黄朝议(其二)

蘧公四十九年非,万事当须向老知。

材者不如愚者乐,前人多作后人资。

羡君黄发初倾盖,矜我迷津数赠诗。

听话朱陵仙府事,慨然清啸一伸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魏朝议

莺谷相从列俊英,四朝容许滥虚名。

忍将百老言存没,乍喜三人咏合并。

春入芳菲皆意思,酒随衰朽即心情。

新诗不怪烦先唱,犹向君前畏后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黄朝议

黄公八十健精神,远近推为五福身。

樽酒不曾轻贱士,炉丹时复遇幽人。

晚夸乡里拖金紫,早见儿孙列搢绅。

一事世儒难学处,弟兄归老乐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