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六)

鹤毛鹿迹长交路,荇叶蘋花亦满川。

炙背每临檐日底,曲肱时卧树阴边。

一区绿草半区豆,屋上青山屋下泉。

如此风光贫亦乐,不嫌幽僻少人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得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鹤毛鹿迹长交路”,以鹤毛和鹿迹比喻道路的自然与和谐,展现出环境的清幽与生机。次句“荇叶蘋花亦满川”进一步渲染了水边植物的繁茂,暗示着诗人生活的环境优美。

“炙背每临檐日底”写诗人享受阳光,晒太阳的惬意,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曲肱时卧树阴边”则描绘出诗人悠闲地躺在树荫下,自在舒适的情景。接下来两句“一区绿草半区豆,屋上青山屋下泉”,通过具体的物象,描绘了别业周围的绿色田野和清澈泉水,显示出诗人居所的宁静与宜人。

最后两句“如此风光贫亦乐,不嫌幽僻少人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的喜爱,即使贫穷也感到快乐,不介意环境的偏僻和人烟稀少。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恬淡心境。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慰吴水部德徵丧子

水部先生哭仲儿,深情未尽六篇诗。

涕洟苦苦成何益,魂气茫茫无不之。

沧海沉珠家失宝,昆山借玉手书碑。

兰芽在眼春仍好,老力栽培发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徐伯仁抱膝偶成韵(其一)

皂弄仙居未易寻,惟闻抱膝有长吟。

人遐杜曲天仍近,径捷终南地不深。

閒漫安排种瓜事,老徒激切佩兰心。

秋凉春暖悠然处,风满高怀月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徐伯仁抱膝偶成韵(其二)

羊亡已后不须寻,妙语时时对酒吟。

江海浮沉鸥迹远,山林漂渺凤巢深。

天违功用金谁砺,道合行藏玉汝心。

千里相思各南北,一春风雨入离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闻谢阁老休致过苏遥寄

五十悬车事异常,符阶纶阁迥天光。

千秋国是黄金鉴,一夜乡心绿野堂。

漫赋祁招惟自止,旧图负扆敢云忘。

拔风后起梧桐树,四海还瞻老凤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