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大雪步归

今夕是除夕,归家作荐席。

天寒鸟不飞,木落草亭辟。

连夜雪弥漫,千山铺琼液。

出门路茫茫,何处辨郊陌。

津涯一望平,樵径数条窄。

狐兔乍留踪,寻踪步竭蹶。

隐约见吾家,茅屋三间白。

老母已依闾,念儿苦行役。

今夜好归来,羹汤费筹划。

忽忆前年时,高堂满宾客。

兄弟列坐旁,儿童嬉阶石。

父曰尔饮酒,一年今宵易。

团栾竟夕欢,杯盘恕狼藉。

不谓同此辰,人天叹暌隔。

长跪启遗书,屋梁尘灰积。

窗破北风严,户外无行屐。

吾父似见儿,烛泪流盈尺。

谓儿形影单,画像顾恍惚。

欲言不能言,低头思畴昔。

谁家爆竹声,到耳响千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许传霈的《除夕大雪步归》描绘了诗人除夕夜归家的艰辛与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冷冬夜的景象,如“天寒鸟不飞,木落草亭辟”、“连夜雪弥漫,千山铺琼液”,展现了大雪封途的壮丽与寂寥。

诗人通过“出门路茫茫,何处辨郊陌”表达了回家之路的迷茫,而“津涯一望平,樵径数条窄”则刻画了道路的狭窄和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狐狸和兔子的踪迹显得尤为突兀,“狐兔乍留踪,寻踪步竭蹶”。

归家后,诗人看到“茅屋三间白”,老母倚门期盼,画面温馨感人。“羹汤费筹划”一句,透露出母亲对儿子归来的喜悦与忙碌。诗人回忆起前年的热闹场景,与如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感叹人事变迁,“人天叹暌隔”。

最后,诗人睹物思人,睹物生情,屋梁上的尘灰、破窗的北风、画像中的父亲,都成为思念之情的寄托。爆竹声声,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但同时也勾起了诗人深深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除夕雪夜的归途经历,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怀(其一)

高楼极目惨烽烟,此日登临气黯然。

战血色斑芳草地,悲歌声缭杏花天。

奇才姑负弓刀利,词客谁销兵甲坚。

隐隐春光依旧到,澄清揽辔问何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怀(其二)

我生漫道不逢辰,有志愿从屈处伸。

半壁山河留义士,十年征战祸庸臣。

烟消村市楼台静,雨霁郊原草木新。

怕听湖边双燕子,呢喃偏向故园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成

自信何为者,乾坤一庶民。

默参閒里味,睡友梦中人。

俯仰难逃俗,文章莫济贫。

桃源津得问,何处不藏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送叔兄之上海

小鸟不住鸣,芳草萦青青。

可怜一抹垂杨柳,条条江上送行人。

行人不见奈依依,青眼望断絮分飞。

絮飞渡江逐水去,去水不比来水迟。

我来春暮送行船,飞花飞絮乱云烟。

花不能言絮不语,含情斜绕落君前。

送人不送相思泪,满地干戈非族类。

兄慎车马我归来,无使老母系梦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