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在武昌武汉大学

倦羽惊风,渺天涯寄泊,沉哀何地。

残夜梦回,还疑醉歌燕市。

冰霜暗忆胡沙,怅一霎、红心都死。

鸿唳,料征程怕近,长虹孤垒。遗恨付流水。

剩荒原夜黑,怨啼新鬼。莫自泪枯,谁遏涨天鲸沸。

须知玉树声妍,浑不解、人间愁味。

无寐,听寒涛、断魂潮尾。

形式:

鉴赏

这首《惜秋华》是刘永济先生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武昌武汉大学时对家国之思的深切感慨。诗中以“倦羽”、“惊风”开篇,形象地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独与疲惫,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接着,“残夜梦回,还疑醉歌燕市”,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与留恋。

“冰霜暗忆胡沙,怅一霎、红心都死”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冰霜和胡沙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与荒凉,而“红心都死”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绝望。接下来,“鸿唳,料征程怕近,长虹孤垒”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担心即将到来的艰难旅程。

“遗恨付流水。剩荒原夜黑,怨啼新鬼”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悲愤之情,将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不幸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最后,“莫自泪枯,谁遏涨天鲸沸”一句,既有对个人情感的自我劝慰,也隐含着对社会变革的期待与呼唤。

“须知玉树声妍,浑不解、人间愁味”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苦难的无奈。全诗以“无寐,听寒涛、断魂潮尾”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听着潮水拍岸的声音,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伤与哀愁。

整体而言,《惜秋华》通过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交织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扫花游.剑农寓庐红梅雪中盛开索赋

缟云冱结,正秀额霞腮,醉眠慵起。

翠禽梦里,倚红罗画楯,满身花气。

别有伤心,望断胡沙万里。

恨重积,又霜角调悲,离苑芳萎。

疏影羞照水,怕怨切东风,玉容憔悴。

印脂未洗,带苍烟剪入,故人窗底。

一片冰魂,共此寒宵迅晷。

恁姝丽,便香销、不教轻委。

形式:

疏影.残柳

寒烟罥郭,渐暗惊瘦影,愁损眉萼。

入手轻阴,犹忆春前,莺歌燕舞池阁。

流萍未算伤心极,忍漫逐、尘香南陌。

点暮空、几阵残鸦,早是酒消情恶。

重问江潭漠渚,有谁更抚景,深怨摇落。

客里相逢,如此天涯,剩取纤腰一搦。

依稀尚有青青意,奈还怕、雪欺霜虐。

怎伴他、飒飒萧萧,尽日小楼帘幕。

形式:

踏莎行.癸酉四十六岁.哭智觉四兄

碧海沉云,酸风破雁,临分执手馀悲泫。

他生未卜此生休,法缘难续尘缘断。

冰劫城麻,旋岚岩线,死生息息随流转。

更从何处證前盟,人天渺渺成凄恋。

形式:

水调歌头.甲戌四十七岁

澄碧媚晶宇,银阙丽中天。

谪仙归后,江国岑寂一千年。

可惜琼楼高处,闲却无边风月,零露袭人寒。

今夕复何夕,潋滟酒杯间。击空明,歌水调,起鸥眠。

浮生草草,当头能得几回圆。

漫恨微云点缀,须信清辉依旧,我自见亏全。

雅叠如堪续,休负此婵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