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独坐二首(其二)

君火消三昧,心灰死不然。

壁灯红似豆,尘海黑如烟。

短榻欹衾枕,长街闹管弦。

纷纷繁响杂,寂灭到枯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时的心境。"君火消三昧,心灰死不然",这里的"君火"可能象征内心的热情或欲望,"三昧"则指佛教中的定慧之境,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心灰死不然"意味着心境如死灰般寂静,没有丝毫波动。

接下来的两句"壁灯红似豆,尘海黑如烟"运用比喻,壁灯微弱的光线像豆子一样闪烁,尘世的纷扰则如无边的黑暗,形象地刻画出环境的孤寂和世俗的喧嚣对比。

"短榻欹衾枕,长街闹管弦"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短榻上的诗人斜倚着枕头,长街上热闹的音乐声反衬出他的孤独。"纷纷繁响杂"形容声音嘈杂,而"寂灭到枯禅"则表达了诗人追求的内心宁静,如同枯禅一般深沉而寂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身处喧嚣世界中独坐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16)

潘榕(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旅宿

出门第一夜,百事换天地。

萧萧四壁风,破床占客位。

油灯翳复吐,强饭淡无味。

絮语邻房客,各算还乡计。

而我适万里,初程浩无际。

家贫事万端,思亲有馀泪。

寒溪响终宵,欲睡如何睡。

形式: 古风

涪石

冬晴江出滩,一雨秀山麦。

泸州三十里,小船换今夕。

土山高复下,转棹即江驿。

濛濛人声沸,万瓦炊烟白。

争言半月前,此水没行客。

小舟如土沉,大舟一化百。

至今篷板在,狼藉堆沙碛。

我行初出门,疑信未能择。

将身托船中,与水一纸隔。

但令半篙失,立堕蛟龙宅。

勇前理无回,临发良脉脉。

谁欤其健者,飞身越涪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猫儿峡

乡中往往讳言虎,地是古志毛虫处。

兹山嶙嶙唤作猫,奇哉江津此门户。

高逾江面知几里,刀截悬崖无寸土。

年深注水作肉色,铜锈瓜皮结钟乳。

自泸州下多小山,惟少岷山天一柱。

翩翩小儿穿绿衣,突遇黄斑耸肩股。

大抵论山如论文,第一雄奇次媚妩。

以此问猫猫不驯,铜官驿前驾飞橹。

形式: 古风

重庆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

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

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