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蝶恋花·游春》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春天游春时的细腻情感与景致。
开篇“落尽梨花飞柳絮”,以梨花凋零、柳絮飘飞的景象,渲染出春末夏初时节的氛围,既有淡淡的哀愁,也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浅浅春寒,穿不绵衣住”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日微寒,人们穿着轻薄衣物的情景,既表现了季节的过渡,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
“风里酒旗黏碧树,当垆是有文君处”两句,运用典故,将游春的场景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借酒肆中的酒旗和传说中的卓文君,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略带怀旧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游春时的热闹场景,也暗含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
“一碟青青豌豆煮,春在芳樽,莫道春无主”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烹煮豌豆这一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同时,“春在芳樽”一句,巧妙地将春意与酒杯相连,寓意着美好的情感与生活的乐趣。
最后,“欲理归鞍天又雨,俊骓恋草慵于去”两句,以雨中归途的景象收尾,既表达了游春者对自然美景的不舍,也暗示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归宿感。骏马恋慕草地,不愿离去,象征着人对自由与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预示着旅程的结束与回归的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游春时的自然风光、人物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