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与顾子惇同为秘书少监》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顾子惇一同任职秘书少监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感慨。
首联“蓬莱阁下枕书眠,一日除官不后先”,开篇即以蓬莱阁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繁忙政务之余,仍不忘读书学习的情景。一个“眠”字,既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暗示了对官场生活的态度——不急于求成,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颔联“并土山河多马地,汝南粳稻濯龙渊”,转而描述了任职之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并土之地,马蹄声声,象征着战马驰骋的豪迈;汝南的粳稻,濯于龙渊,寓意着丰收与富饶。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对地方治理的期待与自豪。
颈联“壮心自喜谈兵策,暮齿长惭守乘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军事策略的自信与对官职的谦逊。壮心,即壮志满怀,诗人自喜于能参与军事策略的讨论,展现出其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责任感。然而,面对年岁渐长,仍需坚守基层官职,诗人内心不免有些惭愧,流露出对更高追求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别后天中相望处,参旗横注太行边”,将情感推向高潮。分别之后,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两地,但心中始终牵挂彼此。参旗,星宿名,古人常以此代表远方或思念之情。太行山,作为北方的重要山脉,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与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一联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对未知的探索。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知识的热爱与对官场的淡然,又有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最后在离别的不舍中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刘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宋代士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