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红门外海子上即事

白水青林引兴多,红裙翠黛奈愁何。

底从暮醉兼朝醉,聊复长歌更短歌。

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新荷。

馀不溪上扁舟好,何日归休理钓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白水青林引兴多,红裙翠黛奈愁何”以“白水”、“青林”、“红裙”、“翠黛”等意象,营造出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通过“引兴多”和“奈愁何”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既充满喜悦又略带忧愁的情感状态。

颔联“底从暮醉兼朝醉,聊复长歌更短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夜晚的沉醉还是清晨的清醒,他都在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悠长的歌曲还是短促的吟唱,都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自我慰藉。

颈联“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新荷”则转向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轻盈的燕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仿佛迎接飘落的柳絮;而老鱼在波浪中轻轻摆动,触动着新生的荷叶。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尾联“馀不溪上扁舟好,何日归休理钓蓑?”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他想象自己在溪流之上驾着小舟,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真正归隐,放下尘世的纷扰,拿起钓鱼的蓑衣,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世俗生活的某种厌倦或逃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赠周景远田师孟

与子同客帝王州,一日不见如三秋。

风高气肃雁声急,天青日暖蛛丝游。

篱下黄花为谁好,水边红树令人愁。

世间万事可拨遣,日日痛饮醉即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缪秀才教授真州

髯生别我将安适,言向真州作教官。

但使清风生绛帐,何妨朝日照空槃。

东园草木因人胜,北固江山隔岸看。

才近中年巳伤别,可堪南望送归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左辖相公

昔年闾里自浮沉,郎省那知遂有今。

老去冯唐堪底用,愁来庄舄向谁吟。

上林柳色春犹浅,西塞桃花水正深。

知己如公居鼎鼐,不应长此泣南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左辖相公奉寄行台中丞徐公

尽日沉迷簿领书,何时重得赋閒居。

已无梦想悬金印,岂有文章到石渠。

白发故人霜柏在,黄尘游子断蓬如。

旧游忆在吴兴日,自采溪毛脍白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