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哭子安兄四首》中的第二首,表达的是对亡兄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通过回忆与兄长昔日的共同经历,如“昔侍尚书省,同趋建礼门”,生动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感和共同的生活场景。然而,随着“一朝随往化”的转折,诗人的思绪转向了对兄长离世的悲痛与不舍,“何日更飞翻”表达了对兄长何时能再相见的无尽期盼。
接下来的“泪尽堪流血,情来讵返魂”两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绝望推向了高潮,泪水似乎已无法承载所有的悲伤,而情感却依然难以平息,仿佛兄长的灵魂已无法回归。最后,“君苗徒毁笔,那复睹平原”则以一种无奈和绝望的语气,暗示了即使有才华如君苗(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其他文人)也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悲痛,兄长的形象在诗人眼中已如同平原上的景象,遥远而不可触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深刻地描绘了失去亲人后的哀伤与思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深情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