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彦明同年羁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一章道其困穷二章劝之归三章言我亦欲归耳胡李相甥也故有槟榔之句(其三)

畏人重禄难堪忍,阅世浮云易变迁。

徐步当车饥当肉,锄头为枕草为毡。

原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

不是朱门争底事,清溪白石可忘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畏惧权贵的厚禄难以忍受,世间浮云般的变化轻易更迭。
悠闲步行代替乘车,饥饿时把食物当作肉食,锄头当枕头,草丛作床铺。
我本没有封侯拜相的志向,何必在乎人间的欺诈之财。
富贵之事并非我所追求,清溪白石间的岁月可以让人忘记烦恼。

注释

畏人:畏惧权贵。
重禄:丰厚的俸禄。
难堪忍:难以忍受。
阅世:经历世事。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徐步:悠闲步行。
当车:代替车马。
饥当肉:饥饿时视食物如肉食。
锄头为枕:以锄头作枕头。
草为毡:以草作垫子。
马上封侯骨:封侯拜相的志向。
安用:何必使用。
人间使鬼钱:人间的欺诈之财。
朱门:富贵人家。
争底事:争夺的事情。
清溪白石:清澈溪流和洁白的石头。
忘年:忘记年龄,忘却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题为《次韵胡彦明同年羁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的第三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畏人重禄难堪忍”揭示了诗人对于权势与俸禄的厌倦,认为难以承受他人的期望。接着,“阅世浮云易变迁”暗示世事如白云般变幻莫测,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徐步当车饥当肉,锄头为枕草为毡”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简朴生活,即使步行代替乘车,饥饿时也能以粗茶淡饭为满足,甚至将锄头当作枕头,草地作为床铺,显示出他对物质需求的低姿态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原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不求荣华富贵,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委曲求全,宁愿保持自我,不受俗世金钱的诱惑。

最后两句“不是朱门争底事,清溪白石可忘年”点明诗人并不关心权贵之家的纷争,只愿在清溪白石间度过宁静的岁月,忘却尘世烦恼,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高尚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展现了黄庭坚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闻善

扶醉三竿日,题诗一研埃。

张罗门带雪,投辖井生苔。

待得成丘陇,谁能把酒杯。

常应黄菊畔,怅望白衣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秦少章晁适道赠答诗

二子论文地,阴风雪塞庐。

宁穿东郭履,不遗子公书。

士固难推挽,时闻有诏除。

负暄真得计,献御恐成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郭右曹

阅世行将老斲轮,那能不朽见仍云。

岁中日月又除尽,圣处工夫无半分。

秋水寒沙鱼得计,南山浓雾豹成文。

古心自有著鞭地,尺璧分阴未当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郭明叔登县楼见思长句

令尹登临多暇日,杖生芝菌笔生埃。

溪横凤尾寒光去,山拥旌阳翠气来。

晚市张灯明远近,□□留客舞徘徊。

红裳珠履知多在,点检惟无□秀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