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其七)

公有高明居,安老亦畜小。

时从息经笥,偃仰思至道。

繁英蔼修荣,高简棁不藻。

周罗千载语,竹素光耀耀。

忆跪听公诏,拜此济生宝。

县丱蹑短阶,昏旦恣寻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所作的《述行言情诗》第七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师长智慧与人格的敬仰以及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首句“公有高明居”赞扬了老师的学识高深,居住之处也显得与众不同。接着,“安老亦畜小”暗示老师不仅学问广博,还平易近人,照顾年长者并教育年轻人。

“时从息经笥,偃仰思至道”描绘了老师时常静心研读经典,思考大道的场景,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对真理的不懈探求。接下来的诗句“繁英蔼修荣,高简棁不藻”赞美老师的学问如繁花盛开,品格高尚而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光芒四射。

“周罗千载语,竹素光耀耀”进一步强调了老师的学识渊博,他的言论如同跨越千年的智慧,犹如竹简上的文字,清晰可见且充满光彩。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聆听教诲的情景,对老师的教诲视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最后两句“县丱蹑短阶,昏旦恣寻讨”,描述了诗人年少时就跟随老师学习,不分昼夜地探索知识,表达了对师恩的深深感激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祝允明对导师的敬仰和对学术的热爱,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尊师重道、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述行言情诗(其八)

先人备百行,为仁乃其基。

至诚动万物,大孝敷弘规。

慈爱无等伦,日月洞肝脾。

岂惟天止性,在三道兼师。

母氏既圣善,孝敬极壸彝。

坤仪绝振古,直当任姒期。

喣乳帱载间,春秋望翔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述行言情诗(其十一)

泰否冥斡运,大小互来往。

童龄何愆戾,忽使堕毒枉。

焉知循陔庆,遄成陟屺望。

万生皆有终,逆质胡不丧。

形式: 古风

述行言情诗(其十二)

大忧缠弱衷,意气尽荒漠。

向未遨长衢,中路履綦错。

零霰杀翘荣,朱光就凄薄。

辰遘萃华滋,运消易零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述行言情诗(其十三)

人理有太合,太合及兹辰。

束楚当星户,虹梁就鸟津。

彼其行结悦,予亦御周轮。

从云来粲者,卺醴合良人。

永始承遥绪,昌图启后珍。?嘅山河誓,与子并千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