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刘猛见送

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

养鸟恶羽翮,剪翮不待高。

非无剪伤者,物性难自逃。

百足虽捷捷,商羊亦翘翘。

伊余狷然质,谬入多士朝。

任气有愎戆,容身寡朋曹。

愚狂偶似直,静僻非敢骄。

一为毫发忤,十载山川遥。

烁铁不在火,割肌不在刀。

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

六尺安敢主,方寸自由调。

神剑土不蚀,异布火不燋。

虽无二物姿,庶欲效一毫。

未能深蹙蹙,多谢相劳劳。

去去我移马,迟迟君过桥。

云势正横壑,江流初满槽。

持此慰远道,此之为旧交。

形式: 古风

翻译

种植花卉因色彩各异而美丽,但奇异的颜色却被视为妖异。
饲养鸟儿却厌恶它飞翔的翅膀,甚至不等它高飞就剪去羽翼。
并非没有受到伤害的生命,万物本性难以逃脱人为的干预。
蜈蚣虽行动迅速,而商羊(传说中的一足鸟)也高傲地站立。
我性格耿直且孤僻,误入这众多英才的朝廷。
任性而显得愚直,因不善交际而朋友稀少。
偶尔看似愚直的行为,其实是内向而非骄傲。
一旦因小事触怒他人,便会长久地被疏远如同远隔山川。
灼热的铁不需火来显现,切割肌肤不只靠刀锋。
阴险的心机比山岳更显露,流言蜚语如同波涛翻滚。
六尺身躯怎能自主,内心方寸之地尚可自我调节。
神奇的剑不被土侵蚀,特殊的布料不被火烧毁。
虽不具备这两种物品的特质,也希望能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无法深切地皱眉忧虑,多谢你常来关心问候。
我即将策马离去,你缓缓地走过桥梁。
云层正横跨山谷,江水开始充盈河槽。
以此情此景安慰远方的路途,这便是我们之间的旧日交情。

注释

种花:种植花卉。
异色:奇异的颜色。
妖:被视为不祥或异常。
养鸟:饲养鸟儿。
恶:讨厌。
羽翮:翅膀。
剪翮:剪去翅膀。
剪伤者:受到伤害的。
物性:万物的本性。
自逃:逃脱自然法则。
百足:蜈蚣,比喻多足动物。
捷捷:行动迅速。
商羊:传说中的一足鸟,象征预兆。
伊余:我。
狷然:耿直,性情急躁。
多士朝:众多英才的朝廷。
任气:任性,凭一时意气。
愎戆:固执而愚直。
容身:置身其中。
朋曹:朋友。
愚狂:看似愚蠢的狂放。
静僻:内向,不喜热闹。
骄:骄傲。
忤:违背,触怒。
山川遥:形容距离遥远,如同隔着山川。
烁铁:烧红的铁,比喻显而易见的危险。
割肌:切割肌肤,比喻深刻的伤害。
险心:阴险的心思。
流语:流传的谣言。
翻波涛:比喻影响巨大。
六尺:指人的身高,代指自身。
方寸:内心,心思。
神剑:不朽的宝剑。
土不蚀:不会被腐蚀。
异布:特制的布料。
火不燋:不怕火烧。
二物姿:上述两种物品的特性。
效一毫:哪怕只贡献一点点。
蹙蹙:忧虑的样子。
劳劳:形容频繁地关怀。
去去:离开。
移马:骑马离开。
迟迟:缓慢地。
过桥:走过桥梁。
云势:云的形态。
横壑:横跨山谷。
江流:江水流动。
满槽:形容水量充沛。
慰远道:安慰远行的人。
旧交:老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酬刘猛见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 这两句通过对比平常的花草与异常的花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物保持本真面的态度,不认同过分的人为改造。

“养鸟恶羽翮,剪翮不待高。” 描述了人们为了让鸟类看起来更加美观而进行的残酷行为,这反映出了人类对于动物世界的干预和对自然界的不尊重。

“非无剪伤者,物性难自逃。”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自然之物无法逃脱其本质,暗含着一种对于生命不可抗拒命运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百足虽捷捷,商羊亦翘翘。伊余狷然质,谬入多士朝。”则描绘了自然界中各类生物的特性和行为,以及诗人对于这些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任气有愎戆,容身寡朋曹。愚狂偶似直,静僻非敢骄。” 这里表现出了诗人的个性,他不随波逐流,对于世俗的评判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谦逊不自满的情怀。

“一为毫发忤,十载山川遥。” 则是说,一旦发生了什么误会或冲突,即便过了许多年,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也难以弥补。

“烁铁不在火,割肌不在刀。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 这些句子通过对比来强调内心的坚韧与外界的变化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坚守和自我认同。

“六尺安敢主,方寸自由调。” 则是说,即便在有限的空间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和生活节奏。

“神剑土不蚀,异布火不燋。虽无二物姿,庶欲效一毫。” 这几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和智慧的追求,即便是再微小,也愿意去模仿和追寻。

“未能深蹙蹙,多谢相劳劳。去去我移马,迟迟君过桥。”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

“云势正横壑,江流初满槽。持此慰远道,此之为旧交。” 最后几句则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情谊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稹在抒写友情、自然和个人品德方面的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于生命和宇宙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

白发故人少,相逢意弥远。

往事共销沈,前期各衰晚。

昨来遇弥苦,已复云离巘。

秋草古胶庠,寒沙废宫苑。

知心岂忘鲍,咏怀难和阮。

壮志日萧条,那能竞朝幰。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

海亭树木何茏葱,寒光透坼秋玲珑。

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一拳墺伏东武小,两山斗构秦望雄。

嵌空古墓失文种,突兀怪石疑防风。

舟船骈比有宗侣,水云滃泱无始终。

雪花布遍稻陇白,日脚插入秋波红。

兴馀望剧酒四坐,歌声舞艳烟霞中。

酒酣从事歌送我,歌云此乐难再逢。

良时年少犹健羡,使君况是头白翁。

我闻此曲深叹息,唧唧不异秋草虫。

忆年十五学构厦,有意盖覆天下穷。

安知四十虚富贵,朱紫束缚心志空。

妆梳伎女上楼榭,止欲欢乐微茫躬。

虽无趣尚慕贤圣,幸有心目知西东。

欲将滑甘柔藏府,已被郁噎冲喉咙。

君今劝我酒太醉,醉语不复能冲融。

劝君莫学虚富贵,不是贤人难变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

再拜捧兄赠,拜兄珍重言。

我有平生志,临别将具论。

十岁慕倜傥,爱白不爱昏。

宁爱寒切烈,不爱旸温暾。

二十走猎骑,三十游海门。

憎兔跳趯趯,恶鹏黑翻翻。

鳌钓气方壮,鹘拳心颇尊。

下观鬇鬡辈,一扫冀不存。

名冠壮士籍,功酬明主恩。

不然合身弃,何况身上痕。

金石有销烁,肺腑无寒温。

分画久已定,波涛何足烦。

尝希苏门啸,讵厌巴树猿。

瘴水徒浩浩,浮云亦轩轩。

长歌莫长叹,饮斛莫饮樽。

生为醉乡客,死作达士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雉媒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

毛衣前后成,一种文章足。

一雉独先飞,冲开芳草绿。

网罗幽草中,暗被潜羁束。

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

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

都无旧性灵,返与他心腹。

置在芳草中,翻令诱同族。

前时相失者,思君意弥笃。

朝朝旧处飞,往往巢边哭。

今朝树上啼,哀音断还续。

远见尔文章,知君草中伏。

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畏我未肯来,又啄翳前粟。

敛翮远投君,飞驰势奔蹙。

罥挂在君前,向君声促促。

信君决无疑,不道君相覆。

自恨飞太高,疏罗偶然触。

看看架上鹰,拟食无罪肉。

君意定何如,依旧雕笼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