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草

离离长城草,晞露霏秋烟。

其下咽语虫,云中奏管弦。

埤堄久圮毁,蔓叶相牵连。

白骨缠荒根,举昔死守边。

可知牢守日,应是已失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城边的自然景象与历史沧桑感。首句“离离长城草”,以“离离”形容草木茂盛,暗示长城虽历经岁月侵蚀,但生命力顽强,草木依然繁茂。接着“晞露霏秋烟”一句,通过露水和秋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其下咽语虫,云中奏管弦”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昆虫的声音和云中的音乐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喻着历史的回响和文化的传承。这种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更加丰富。

“埤堄久圮毁,蔓叶相牵连”描述了长城边的环境变化,墙体已经倒塌,杂草藤蔓蔓延,象征着历史的痕迹逐渐消失,自然力量重新塑造了这片土地。这种对比,强化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白骨缠荒根,举昔死守边”则直接点明了长城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更是无数士兵为国捐躯的见证。白骨与荒草的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牺牲者的怀念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最后,“可知牢守日,应是已失年”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历史价值的思考。这句话既是对长城历史地位的肯定,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感叹,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历史意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长城及其背后历史故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生命、历史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暖蒸为雨,霏空势渺茫。

尽湔婪尾热,忽送打头凉。

圃老欣畦润,征夫怨路长。

人情评度处,难得两全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四川总督黄廷桂奏蜀省岁丰谷贱因命转粟二十万石赈淮扬被水州县诗以纪之

全蜀欣逢年,教开移粟船。

不因读汉诏,拯溺自应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滦阳别墅

澄澈寒潭潦已收,又来岩馆坐清秋。

人家烟见翠微里,天宇晴开碧嶂头。

新景高空明似画,旧题岁月迅如流。

也知诗句多何益,翰墨因心会辄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小金山

滦江固觉非扬子,试问金山是异同。

两水会归溟海后,根源总在大圆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