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公辅所作的《述怀谢陈去非见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联“愧无直节报朝廷,富贵端能一羽轻”,诗人自谦自己没有刚正不阿的气节来报效国家,即便拥有富贵,也如同羽毛般轻浮,不足以承载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思。
颔联“若比公孙终作相,宁堪汲黯止为卿”,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公孙弘最终成为宰相,而汲黯仅能担任卿级官职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认为自己或许无法达到公孙弘那样的高度,只能像汲黯一样,虽有才华却未能施展于更高的位置,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际遇的无奈与遗憾。
颈联“吾曹学古当然事,俗眼看人只自惊”,指出学习古代贤人的智慧是自然之事,但世俗之人看待他人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和努力。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评价标准的批判,认为过于注重外在的标签和地位,而忽略了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努力。
尾联“赖有同年曲江客,每回相过语平生”,诗人庆幸还有同年的朋友(曲江客)能够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每次相聚都能畅谈往昔,表达出在复杂社会中找到知音的欣慰与满足。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面对外界压力时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历史人物比较、社会评价标准以及友情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社会现象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