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朱都宪(其二)

古来名誉塞乾坤,公与时人作法根。

眼见晦明真有数,心知肉骨更何言。

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

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陈献章所作的《奉寄朱都宪(其二)》。陈献章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此诗表达了对朱都宪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首句“古来名誉塞乾坤”,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赞叹自古以来,名望与声誉充盈天地之间,引出对朱都宪的评价。接着,“公与时人作法根”一句,赞扬朱都宪不仅与时代并行,更在其中树立了法则之根基,体现了他的深远影响与贡献。

“眼见晦明真有数,心知肉骨更何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对世间事物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坚定信念。这里“晦明”象征事物的兴衰变化,“肉骨”则比喻人的精神与肉体,强调了在面对人生起伏时,内心的力量与坚持的重要性。

“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两句,通过类比手法,将朱都宪的德行与功绩比作能够养活全家的恩泽,以及如同高山一般受人尊敬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了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最后,“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两句,展望未来,预言朱都宪的功绩将被历史铭记,其名字与事迹将与古代的英雄豪杰一同载入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对象。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朱都宪的崇高敬意,也寄托了对其功业永垂不朽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都宪的赞美与颂扬,展现了陈献章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认识,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庸信宿白沙遇雨偶忆庄定山止予于白马庵夜雨联句云公来山阁雨天共主人情菊主感叹再三诵之予因用旧韵以次(其一)

衡门来好客,久雨快新晴。

子美云安酒,东坡骨董羹。

江山成永啸,今古莫留情。

劝饮多狂句,陶笺写率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子庸信宿白沙遇雨偶忆庄定山止予于白马庵夜雨联句云公来山阁雨天共主人情菊主感叹再三诵之予因用旧韵以次(其二)

老脚莫浪出,东君不放晴。

青山倚鸠杖,白饭下鱼羹。

耕凿无馀论,烟霞杳去情。

偶持一觞酒,留客话深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子庸信宿白沙遇雨偶忆庄定山止予于白马庵夜雨联句云公来山阁雨天共主人情菊主感叹再三诵之予因用旧韵以次(其三)

襟裾犹耐冷,红紫半抽晴。

我不辞为主,公无厌絮羹。

旋吟诗遣兴,直以酒陶情。

何可废行乐,春秋七十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子庸信宿白沙遇雨偶忆庄定山止予于白马庵夜雨联句云公来山阁雨天共主人情菊主感叹再三诵之予因用旧韵以次(其四)

人心殊晓夕,自可比阴晴。

义激中流柱,名裒众口羹。

耻为一身计,痴拥万年情。

坐久山笼雨,寒衣湿未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