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矾弟兰兄总绝尘,入门便作十分春。
珊珊一片凌波影,更遣陈王赋洛神。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吴秀才赠水仙花赋谢(其二)》中的第二句和第三句。诗人以"矾弟兰兄总绝尘"起笔,将水仙花与高洁的矾石、兰花相提并论,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入门便作十分春"描绘了水仙花带来的满室春意,仿佛春天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珊珊一片凌波影"更是生动形象,用水仙花轻盈的姿态和如波光粼粼的水面相映,展现出其优雅飘逸的神韵。最后,诗人借用曹植(陈王)的典故,提及他为洛神赋诗的传说,暗示眼前的水仙花如同洛神般美丽动人,令人不禁想要为之赋诗赞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喜爱和对其高雅气质的赞赏。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冰雪空山绝点尘,王维笔下妙生春。
男儿自保黄金膝,除却梅花不拜人。
逋仙风格本来尊,冷抱梅花自闭门。
只合三公向妻跪,不曾轻去谒刘孙。
宝帐春寒夜不眠,卸妆入坐绮窗前。
玉屏花影珠帘月,一勺香泉浸水仙。
骤暖还寒昨夜风,江城东望晓溟蒙。
不知春色在何处?三十二峰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