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三)

海底珊瑚树。问鲛人、几时擎出,碎为繁露。

茜女拾来纫成佩,妆点江南岁暮。

便掩映、含章窗户。

更着绛绡笼玉骨,怕黄昏、不向孤山路。

银烛暗,未归去。梦中曾被梨云误。

最难忘、长沙形胜,水声东注。

若见何郎须相报,不改扬州韵度。

道秾艳、尚堪重赋。

一点酸心浑不死,笑桃根、桃叶非吾故。

空谷底,谩延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词人邵亨贞的《贺新郎·其三》以海底珊瑚和鲛人的传说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的画面。词中通过“海底珊瑚树”象征珍贵而隐秘的美好,暗示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茜女拾来纫成佩",则展现出女性的巧手和对美的追求,使得江南的冬季增添了几分温婉。

接下来,词人借“含章窗户”和“绛绡笼玉骨”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清冷而雅致的氛围,黄昏时分的“银烛暗”更增添了孤独感。然而,主人公并未因此离去,而是沉浸在梦境中,被“梨云”所误,反映出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现实,提及“长沙形胜”和“水声东注”,寓言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逝去的时光。主人公期待遇见“何郎”,希望对方保持原有的风度和才情,再次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他感叹“一点酸心浑不死”,表明他对情感的执着,以及对旧爱的难以割舍,尽管那些情感已不属于他。

最后,词人以“空谷底,谩延伫”作结,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在孤独中长久等待的心情,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8)

邵亨贞(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字:□孺
  • 号:清溪
  • 籍贯:云间(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309~1401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一)

巧斗弯环,纤凝妩媚,明妆未收。

似江亭晓玩,遥山拂翠,宫帘暮卷,新月横钩。

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

伤春倦,为皱多无力,翻作娇羞。填来不满横秋。

料著得人闲多少愁。

记鱼笺缄启,背人偷敛,雁钿胶并,运指轻揉。

有喜先占,长颦难效,柳叶轻黄今在否。

双尖锁,试临鸾一展,依旧风流。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

漆点填眶,凤梢侵鬓,天然俊生。

记隔花瞥见,疏星炯炯,倚阑延伫,止水盈盈。

端正窥帘,瞢腾凭枕,睥睨檀郎长是青。

销凝久,待嫣然一顾,密意将成。困酣时倚银屏。

强临镜、匆匆犹未醒。

忆帐中亲睹,似嫌罗密,尊前斜注,翻怕镫明。

醉后看承,歌时斗弄,几度孜孜频送情。

难忘处,是香罗揾透,别泪双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三)早春雨中遣怀

菜甲封泥,桃英怯冻,浅寒尚浓。

正小窗深掩,暮云低密,颓垣半露,残雪玲珑。

冷逼单衣,愁欺倦枕,暗度一番花信风。

年光在、但尘襟耿耿,镜鬓匆匆。十年旧梦无踪。

算何异、天涯随转蓬。

甚愔愔坊陌,灯宵闲过,沉沉烟雨,酒兴谁同。

鸟已春声,人犹旧感,点检芳菲前事空。

莺花好,更明年此际,何处相逢。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风流子.次李仲舆秋思韵

芙蓉秋水绿,河桥畔、驻马落霞明。

念苏小画楼,蠹侵花简,谢娘朱户,香冷银屏。

怅犹记、浔江留夜客,滕阁醉诗宾。

驿上信音,美人迟暮,雁边城郭,霜气凄清。

潘郎愁多少,伤情处,无奈两鬌星星。

江路晚风,三迭长是愁听。

纵彩笔殷勤,近来无准,画阑标缈,一向谁凭。

何处笛声哀怨,幽梦难成。

形式: 词牌: 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