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道本常在,为士者弗由。
穷居叹时迈,逐世竟悠悠。
豪强互吞劫,雄智复相尤。
遂令务誇诈,攘窃何时休?
所贵者仁义,势力焉足谋?
懿教信辽矣,民风此其媮。
默默掩幽室,感之纷泪流。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拟古五首(其三)》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道德价值的坚守。诗中首先指出大道虽常在,但世人往往不遵循,特别是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感叹时光流逝,随波逐流于世俗。诗人批评了豪强之间的掠夺和智者间的争斗,导致欺诈与盗窃盛行,强调仁义才是真正的宝贵。
他进一步质疑,仅凭权势怎能解决根本问题,真正的美德教育已经式微,民众的淳朴风尚也随之衰颓。诗人的情绪在默默反思中达到高潮,面对这样的现实,他深感悲凉,不禁泪流满面。整首诗揭示了诗人对于道德沦丧与社会风气败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和呼唤。
不详
春来桃杏华,秋荣菊与杞。
岂但物性殊,造化之所使。
人生类如斯,通塞固其理。
苟识吾性诚,隐显良有以。
委身竹素间,义理费考寻。
巀嶪泰华高,浩瀚沧溟深。
涉之远无津,举之力难任。
不如反诸己,求诸圣贤心。
成汤警日新,大禹惜寸阴。
纷拿试屏绝,请鼓无弦琴。
因之忘肉味,太古寥寥音。
已踰乌盭山,未涉狐奴水。
饥羸形骸黑,枕戈待明起。
将军方蹋鞠,天地入马箠。
吾侪亦何人,一死等蝼蚁。
秦时闾左戍,汉家弛刑徒。
髑髅弃瀚海,天阴哭呜呜。
我非望生还,魂魄迷归途。
但愿戈矢利,委身斲狂胡。
吁嗟载笔书,不纪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