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怕是芳春。春寒春困,偏易伤人。
墙外秋千,阶前花片,静掩重门。新愁触损眉痕。
相扰处、吟魂梦魂。细篆飘残,短檠分到,又近黄昏。
这首《柳梢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寂寥。开篇“怕是芳春”便点明了时节,紧接着“春寒春困,偏易伤人”两句,将春日特有的慵懒与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墙外秋千,阶前花片,静掩重门”,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忧郁。
“新愁触损眉痕”一句,直接点出了主人公因愁绪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形象地描绘了愁绪对人的影响。随后,“相扰处、吟魂梦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暗示了愁绪不仅影响着现实中的行为,也侵扰着梦境与心灵深处的思绪。
“细篆飘残,短檠分到,又近黄昏”这几句,通过细节的描绘,如烟篆的消散、灯火的微弱以及时间的流逝,强化了整个场景的哀愁与无奈。尤其是“又近黄昏”这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哀叹。
整体而言,《柳梢青》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张玉珍对于春日哀愁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不详
目送残春。恹恹离思,说与何人。
一径新篁,半畦芳草,绿到柴门。阑干掐遍愁痕。
听杜宇、声声断魂。锦样笺裁,云般墨泼,难遣晨昏。
燕惜馀春。呢喃双语,也解怜人。
丁字帘垂,回文褥冷,寂寞闲门。远山消尽云痕。
频望断、天涯旅魂。几点疏星,一声长笛,小阁灯昏。
何处寻春。这回去也,愁煞诗人。
风袅游丝,蝶衔残蕊,飞过篱门。相思梦去无痕。
吟遍了、尊前醉魂。江水苕苕,鱼书渺渺,碧树烟昏。
雨迷芳草路,春光去也,苒苒绿成阴。
奈征人欲别,几夜挑灯,话到晓钟沉。
挥毫蘸泪,擘涛笺、还写离心。
回首处、鞭丝茸帽,无限感幽襟。从今。
万里烟树,千叠青山,剩愁痕梦影,空费却、一函红豆,两地孤吟。
瑶云路近天香早,愿殷勤、折取秋深。
休负我、闲窗盼望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