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宁徐使君(其四)

鸿陂东注汝阳城,太守乘春出劝耕。

童子但须骑竹马,夹车休唱芋魁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李攀龙对汝宁地区徐使君在春天里巡视田间、指导农事的情景进行的生动描绘。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官民和谐共处的画面。

首句“鸿陂东注汝阳城”,以鸿陂(大水塘)之水向东流注入汝阳城,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的流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业生产的开始。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对徐使君勤政爱民、关注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的赞颂。

次句“太守乘春出劝耕”,点明了徐使君在春天时节亲自外出,到农田中指导农民耕作,体现了他作为地方官员亲力亲为、关心民生的形象。这里的“劝耕”不仅指出了徐使君的职责所在,也表达了他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怀。

后两句“童子但须骑竹马,夹车休唱芋魁羹”,通过儿童骑竹马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纯真与欢乐,同时也暗示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夹车休唱芋魁羹”的提醒,则是在强调在忙碌的春耕季节,应专注于农事,不宜分心,体现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田园画卷,通过具体的人物活动和生活场景,赞美了徐使君的勤勉与智慧,以及他对农业发展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汝宁徐使君(其五)

水如垂瓠抱城流,西望千山入楚秋。

帝谓使君终长者,褰帷不必更闽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汝宁徐使君(其六)

高斋卧理簿书闲,掾吏裁诗日往还。

片月不离桐柏水,白云偏傍弋阳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汝宁徐使君(其七)

高盖崚嶒驾楚云,骖驔五马五花文。

汉庭此日推经术,可是寻常作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汝宁徐使君(其八)

千骑如云汝水滨,铜符黻冕一时新。

身为汉主分忧吏,何必龚黄好让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