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北

持哀万里敢辞难,汴泗都归指顾间。

车上去程依北斗,马头归梦到南山。

颇惊魏国山河少,尚觉周家境土悭。

圣主若图恢复计,直须神武取榆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万里悲痛我敢言困难重重,汴水泗水之地皆在我掌控之中。
驾车前行依靠北斗指引,马首所向便是南边的故乡梦境。
惊叹魏国的山河如此稀少,仍然觉得周朝的土地也显得贫瘠。
如果圣主有收复失地的打算,必须以神勇之策攻取榆关。

注释

哀:悲痛。
敢辞难:不畏艰难。
汴泗:古代河流名,汴水和泗水。
指顾间:一挥手之间,形容轻易。
北斗:星宿名,用于指引方向。
南山:泛指南方,这里指诗人的故乡。
魏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魏国。
周家:历史上周朝。
恢复计:收复失地的计划。
神武:指英勇神武的军事行动。
榆关:古地名,即山海关,是北方的重要关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使北》。诗中表达了出使北方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恢复失地的期望。首句“持哀万里敢辞难”展现了诗人虽身处艰难,但依然怀抱使命的决心;“汴泗都归指顾间”暗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和信心,言辞间充满豪迈。接下来的“车上去程依北斗,马头归梦到南山”,描绘了行程中的坚定与思乡之情。

诗人感慨“颇惊魏国山河少,尚觉周家境土悭”,表达了对北方领土沦丧的痛惜,以及对土地完整的渴望。最后两句“圣主若图恢复计,直须神武取榆关”,直接呼吁当政者要有雄心壮志,采取果断行动,以武力收复榆关,实现国家的复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恢复疆土的坚定信念,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和丁大卿韵

久回俗驾向山中,无复诗骚见古风。

方喜故人千里至,更容清夜一尊同。

宾筵谈笑知无敌,笔力追陪愧未工。

自古诗人难并世,归期那敢话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丁使君八咏楼(其一)

八咏诗成沈隐侯,楼中风月尽兼收。

三千题里无新语,七百年间有胜流。

领客登临聊一快,举杯相属更无忧。

令威早晚冲天去,华表归时记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丁使君八咏楼(其二)

使君政事妙如神,更有新诗字字新。

方仰高深如海岳,岂知出没尚参辰。

爱公自昔称贤守,喜我如今有主人。

况是苏州许酬唱,丘丹应得寄閒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丁使君惠赠(其二)

杜老才高笔有神,却誇庾信句清新。

方惭丑女依西子,更觉常星望北辰。

眼底向来无作者,世间此去有诗人。

交情何似吟情好,托契犹堪慰老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