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方岩山

图志旧尝看纪载,杖藜今得遍经行。

渔翁化石几年钓,仙客有田何世耕。

千尺枯崖蜕龙骨,一帘飞瀑撼雷声。

相传逸少曾来此,惜不镌岩记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游览方岩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联“图志旧尝看纪载,杖藜今得遍经行”中,“图志”指的是地图或记载,这里指作者曾经通过地图或文献了解过方岩山的概况。“杖藜”则是手持藜杖,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亲自登山的情景。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从书本知识到实地探访的心路历程。

颔联“渔翁化石几年钓,仙客有田何世耕”运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渔翁化石”出自《庄子》,比喻时间久远,第二个“仙客有田”则暗示了方岩山可能隐藏着古代隐士或神仙的痕迹。这两句通过渔翁和仙客的故事,展现了方岩山的历史悠久和神秘色彩。

颈联“千尺枯崖蜕龙骨,一帘飞瀑撼雷声”描绘了方岩山的壮丽景色。千尺枯崖,暗示山势险峻;蜕龙骨,可能象征着古老的传说或自然奇观;一帘飞瀑,则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其声音如同雷鸣,震撼人心。

尾联“相传逸少曾来此,惜不镌岩记姓名”提到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逸少)可能曾到访过方岩山,但遗憾的是没有在岩石上留下名字或记录。这既是对王羲之可能到访的想象,也是对未能留下历史痕迹的惋惜,同时表达了对方岩山独特魅力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知探索的渴望。

收录诗词(136)

戴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败棋者戏作

看人出着笑人低,及至当枰却自迷。

角上仅全输了腹,东边才活丧于西。

欲装劫去多难补,待算征来恰又提。

天下未应无妙手,劝君莫爱墨狻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牡丹

万巧千奇费剪裁,琼瑶锦绣簇成堆。

世间妖女轮回魄,天上仙姬降谪胎。

笑脸倚风娇欲语,醉颜酣日困难抬。

东君若使先春放,羞杀群花不敢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喜有秋

去年已作填沟计,谁料今年见有秋。

天意乘除元自定,人生伏腊谩多忧。

满盆淅玉休论价,成斛量金不计筹。

最是野夫欢喜处,春风百瓮绕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君玉弟闻新雁

霜风飒飒荻花洲,避北趋南巧自谋。

仙翮飞残千里月,寒声催老一天秋。

乍教骚客惊诗梦,莫为征夫寄别愁。

汝度塞垣应未久,新来烟燧已沉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