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其一)

佳章雒诵屡回环,最有文缘是此山。

卷石不知如许大,一经题品别灵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名为《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其一)》。诗中通过对“石门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佳章雒诵屡回环”,以“佳章”形容诗篇之美,通过“雒诵”(即反复吟诵)表达了对诗歌的深深喜爱与回味无穷。这一句不仅点明了诗的主题,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厚意。

接着,“最有文缘是此山”一句,直接点出“石门岭”作为诗中核心意象的地位,强调了自然山水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这里的“文缘”既指文字上的缘分,也暗含了诗人与自然之间心灵相通的情感纽带。

“卷石不知如许大,一经题品别灵顽”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原本看似平凡的“卷石”(可能是指山石的褶皱或纹理)在经过诗人的题咏之后,赋予了不同寻常的生命力与灵性。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也体现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赋予自然以灵魂的艺术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得益彰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其二)

天际云阴日色微,一鞭秋影逐尘飞。

村风野色都收拾,也算登高应景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其三)

秋士悲秋感慨增,吟秋好句笔能胜!

城东雁塔题名处,留待明秋拾级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其四)

杖策师门点也狂,随人觅句坐禅堂。

笑渠未识诗中味,就使闻樨不觉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其五)

引玉抛砖索和歌,今朝洗耳听吟哦。

满城一句留千古,语可惊人不在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