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诗人崔遵的作品《和裕之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与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首句“不幸还能作幸民”,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感叹即使身处不幸之中,也能自视为幸运之人,展现出一种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接着,“十年同醉颍川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颍川共度春日的美好时光,虽然生活可能并不如意,但友情与自然的美好让人心生欢喜。
“酒船载我虽堪老”一句,诗人借酒喻人生,表达即使年华老去,也愿意在酒香中度过余生的愿望。“仕路有时或为贫”则揭示了仕途的无常与艰辛,即便追求功名,也可能最终陷入贫困。
“少室山人三日恶,夷门纸价一番新”两句,通过对比少室山的恶劣天气与夷门纸价的波动,隐喻人生的起伏不定与世事的变幻莫测。最后,“益知哀乐终年事,未唱骊驹鼻已辛”表达了诗人对一年四季、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切体悟,即使还未正式告别,心中已感伤难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生活不易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