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其二)

亦是山中人,不识山中路。

昨夜柴门归,认知前村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居者在雨后的独特心境与体验。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意境。

“亦是山中人,不识山中路。”开篇两句,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明自己虽身处山林之中,但对山中的路径却并不熟悉,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欲望。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昨夜柴门归,认知前村树。”后两句则转而描述了一次夜晚归家的经历。诗人从山中归来,经过一夜的沉睡,再次醒来时,对沿途的景物有了新的认识。这里的“前村树”不仅指具体的树木,更象征着诗人对周围环境的重新感知和理解。通过这一转变,诗人传达出一种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思,即每一次回归都可能带来心灵的觉醒与认知的深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人在自然中不断探索、感知与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自我认知与成长。

收录诗词(24)

杨于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

栗里初栽菊,东陵已种瓜。

白云知不厌,相就野人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西勾桥口占

东雉村边水,西沟桥下流。

濯缨人不至,处处浴沙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裂帛湖上作

水净一匹练,山围六扇屏。

春风才几日,药甲已先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即景

秋风靡靡吹,舟入芦花里。

相呼隔岸人,声堕半江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