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后四日陪黄州王太尊陈协戎及罗田朱惠之黄岗赵子定武昌钟凤喈三大令复为西山之游既而信宿武昌官署与刘学博朴丞王孝廉聘三同阅东坡西山诗因次其韵

春风两酌西山醅,苍松万壑何人栽。

我向江南又江北,一苇频烦驿使梅。

当年紫髯分鼎足,兹山矗立何崔嵬。

龙骧虎踞雄六代,江中荡漾金银台。

苏黄凭眺顷刻耳,大江东去如飞埃。

苍凉铜马劫灰后,疏林渐欲青成堆。

百叠屏风开九曲,隔江棨戟排金罍。

远望飙轮卷大浪,楼船高出白云隈。

仰天长啸坐狠石,剑池龙去空莓苔。

八州都督锁雄镇,山灵恍惚天门开。

立缚长鲸笞海若,六鳌屃屃蛟宫摧。

武昌官阁补题句,问谁掷笔惊春雷。

骊珠探得老刘来,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傅为霖的诗描绘了一幅西山春游图景,以及对历史遗迹和壮丽景色的感慨。首联以春风、醇酒和苍松起兴,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畅饮赏景的惬意。接着,诗人回忆历史,提及紫髯英雄与江山崔嵬,将读者带入六朝的豪迈与金银台的繁华。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风流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感叹时光荏苒,物换星移。诗人登高远眺,看到铜马遗迹和疏林渐绿,感受到历史沧桑与自然生机的交融。

尾联则转至现实,赞美武昌官署的壮丽,以及与友人共同品读东坡诗作的雅趣。最后,诗人以“骊珠探得”、“拔剑斫地”等豪放动作,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刘学博和王孝廉的赞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美景的赞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8)

傅为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堂月波楼皆在府署前太守英公又作笠屐亭摩东坡笠像及刘文清公跋语于石皆外人所罕至也余既复至自省适新府署乃得偕赵式韩刘琴南张涤泉李华乡历览诸胜复为赤壁之游而黄州之胜始全览焉

搜境如搜诗,得之在委曲。

春尽滞齐安,江山供镌琢。

公府閟亭台,恍惚露头角。

譬之椟藏珠,佳人在空谷。

又如三神山,云中看仿佛。

归帆郁不舒,奇缘竟相属。

时当春服成,冠者得五六。

雪堂契幽赏,笠屐拳芳躅。

巍巍汉川门,月波手可掬。

西山爽气来,翠滴新膏沐。

相携出郭门,天光弄晴旭。

疏柳涵春波,鱼苗竞相逐。

夕阳下西岭,江光明绮縠。

遥峰混远清,近郭裹浓绿。

长歌归去来,明星已在屋。

形式: 古风

春兴八首(其一)

清淮门外涌平岗,一塔淩霄俯夕阳。

唐代丛林安国寺,魏公春草读书堂。

千秋胜迹空文藻,六代雄藩认武昌。

最是隔江如画处,西山云气晚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兴八首(其二)

年来鲸浪满江湖,电气高悬不夜珠。

燐火千艘航印度,层冰万里抱单于。

虬髯兵法无红拂,?子英雄想赤乌。

怅望东风一洒泪,纶巾羽扇吊周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春兴八首(其三)

杨柳青青满玉关,汉家亭障裹楼兰。

两军瀛海波涛壮,万骑天山雨雪寒。

铜柱边烽环百越,金辽旧部锁三韩。

那堪鹣鲽无空阔,滚滚行星宇宙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