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夏夜图景。"夜久喧暂息"表明长夜里的喧嚣声响终于平息下来,寂静笼罩了整个世界。"池台惟月明"则是对这个时候环境的细腻描写,只有池塘和高台在皎洁的月光下显得分外清晰。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夜晚的宁静与月亮的明亮形成鲜明对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无因驻清景"一句,诗人似乎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这份清寂情境的珍惜和留恋,没有特定的原因,只是想要在这宁静美好的夜晚多停留片刻。这里的“无因”意味着一种纯粹的情感流露,不为外界干扰。
最后两句"日出事还生"则带有一丝哀愁,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一切都会重新开始。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里的“事还生”意味着生命的轮回与重复,但同时也包含了对美好瞬间无法永恒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夜晚的宁静和月亮的明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不详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三年同看锦城花,银烛连宵照绮霞。
报国从来先意气,临岐不用重咨嗟。
南征复北还,扰扰百年间。
自笑红尘里,生涯不暂闲。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
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云帆淼淼巴陵渡,烟树苍苍故郢城。
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