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感古

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

但能挥玉麈,不解冠兜鍪。

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

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那些夷甫等人,如同龟壳下的坟丘已经荒废。
他们只会挥舞着玉麈谈笑,不懂得戴上战盔和头盔去战斗。
正统的政权跟随长江以东转移,他们的努力仅限于守卫石头城。
中原虽然值得期待,但他们却无法鼓起勇气登上那高高的楼层。

注释

夷甫:指王衍,西晋名士,不重军事而好清谈。
龟趺:龟壳形状的墓碑,比喻荒废的陵墓。
故丘:废弃的坟丘。
玉麈:玉柄麈尾,古代文人清谈时所持的道具,象征清谈。
冠兜鍪:头盔,这里代指战争。
正朔:正统的历法或政权,这里指东晋。
江左:长江以东,东晋的统治区域。
石头:石头城,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的别称。
中原:指沦陷的北方地区。
上层楼:暗指登基或恢复中原,有承担重任之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历史的感慨和自我定位的低回。"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表明诗人面对的是一片荒凉的古迹,而这些遗迹如同龟背一般,显得沉重而陈旧。这是一种历史的负担和文化的压力。

"但能挥玉麈,不解冠兜鍪"则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自嘲。他只能挥舞文笔(玉麈),却无法理解或参与到战争中的武装(冠兜鍪)。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身份和能力的认知,显示了一种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无力感。

"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局限性。"正朔"指的是朝代的正统年号,而"江左"则是古人对长江以南地区的称呼。这里诗人表达了他虽然身处正统之地,但自己的作为却仅限于石头一般的微小成就。

"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则是一种心态的写照。尽管中原(即华北平原,古代中国的心脏地区)在视野范围内,可诗人却不愿意登高远望,因为那可能会勾起更多的历史哀愁和个人的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能力局限、历史沉重以及个人在大时代中的渺小无力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4)

叶绍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 字:嗣宗
  • 号:靖逸
  • 籍贯:处州龙泉

相关古诗词

猫图

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敬陪直院右史上巳后一日西斋之集

清时天上诏书稀,曲水从游许布衣。

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

碧桃绕观春风静,柔橹摇汀夕照微。

慨想兰亭如昨日,沙鸥飞下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緉屐。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

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

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

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

乙庵未省却问侬,莫是当年折屐翁。

形式: 古风

赞洞宾像

撚吟髭,剑在前。心中月,天上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