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幽兰偶现婵娟影,把苦趣,都承领。

历历摧残多少境。

寻常姻眷,几番生死,劫满天才肯。

珠围翠绕须臾顷,廿九年华尘梦醒。

只恐香茗随骨冷。

商声谱就,三九贞烈,淑女当思省。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青玉案》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以幽兰为题,描绘了兰花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高洁的品性。诗中通过“幽兰”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自身或某一类人的精神风貌。

首句“幽兰偶现婵娟影”,以“幽兰”之静美与“婵娟”之柔美相映成趣,既描绘了兰花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把苦趣,都承领”一句,点明兰花虽生于幽谷,却能承受世间一切苦楚,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和高尚的情操。

“历历摧残多少境。寻常姻眷,几番生死,劫满天才肯。”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兰花的形象,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摧残与考验,无论是寻常的人间情感纠葛,还是生死的轮回,都未能将其摧毁,只有当这些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兰花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天性与才华。这里不仅赞美了兰花的坚韧,也暗含了对人生磨砺的深刻思考。

“珠围翠绕须臾顷,廿九年华尘梦醒。”这两句将兰花置于繁华与短暂之中,对比鲜明。尽管周围环境富丽堂皇,但这一切美好只是瞬间的幻象,唯有兰花的清香与生命才是永恒的。这不仅是对兰花生命的赞美,也是对短暂人生价值的反思。

最后,“只恐香茗随骨冷。商声谱就,三九贞烈,淑女当思省。”诗人表达了对兰花香气可能随时间消逝的担忧,同时也借兰花的贞烈品质,提醒淑女们应珍惜并学习兰花的高洁与坚韧。这里的“商声”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音乐或声音,与兰花的贞烈品质相呼应,强调了兰花精神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幽兰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赞美。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八首(其一)

归与归与,钟山之英,草堂之灵。

看阜属蒋侯,小姑相倚,墩乃谢传,介甫何争。

一片江山,六朝金粉,著我其闲亦有情。

无名氏、是南州孺子,东郭先生。

有时醉笔纵横,定题遍、江南泾翠屏。

喜溪犬图书,扁舟安稳,孺人稚子,寿母康宁。

画里携家,花时载酒,吴越风光次第经。

缁尘里、问驴车辛苦,名宦谁成。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八首(其二)

翰林主人,御史大夫,文章有灵。

只风骚跌宕,随时自得,神仙游戏,与物无争。

纸阁芦帘,锦衾角枕,梁孟偏旁著艳情。

房栊悄、在琴边酒畔,仍是书生。

镜中远远山横,又何取、偎寒软玉屏。

但填成小令,凭肩指授,歌来绮语,逐字丁宁。

燕贴香怀,兰窥好梦,蚤诞娇儿授六经。

敲诗夜、恐聪明小婢,还昵康成。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八首(其三)

手敛姜芽,岂有霜毫,驱驰百灵。

算鸣机组织,佳人暗解,投壶揖让,君子闲争。

笑绝冠缨,悲横蜡泪,悱恻缠绵共此情。

谁堪语、只寒山拾得,可话无生。

华堂雾锁烟横,看孔雀、文章列画屏。

是檐花争笑,尽教春重,塔铃无语,只要风宁。

日暮谈天,书休谒鬼,戏注孙阳相马经。

萧萧路、剩江关辞赋,愁煞兰成。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八首(其四)

上元夫人,碧落侍郎,仙缘去来。

恰灯宵现行,银河吐艳,灯宵示寂,铅泪成灰。

廿六年光,平生慰藉,老去柔肠日九回。

头白矣、拥东方千骑,鸿案谁偕。

三年官阁伤怀,怕月转、空楼雨滴阶。

剩膝前儿女,呼耶作母,画中冠佩,减俸营斋。

五千繁弦,百千絮语,雪鬓钟情更可哀。

倘辛苦、有两株琼树,三锡鸾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