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其六)空谷传声

里湖夹两山,地势倍周匝。

左有放鹤亭,右有宝俶塔。

吟啸出其间,高岸为之答。

醉叱使退归,我亦素娴习。

无乃孤山孤,生性未能合。

樵歌起山头,竟不暇应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畔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泛舟西湖的悠闲生活。诗中运用了“里湖”、“两山”、“放鹤亭”、“宝俶塔”等西湖标志性景致,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里湖夹两山,地势倍周匝”,开篇即以山水相依的景象勾勒出西湖的独特地理风貌,山环水绕,景色宜人。“左有放鹤亭,右有宝俶塔”,进一步点明了西湖边的人文景观,放鹤亭与宝俶塔作为西湖的著名景点,增添了诗的意境和历史感。

“吟啸出其间,高岸为之答”,诗人与友人在湖中吟诗长啸,仿佛与周围的山峦产生了共鸣,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醉叱使退归,我亦素娴习”,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饮酒畅谈后,意犹未尽,但又适时收束,表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无乃孤山孤,生性未能合”,诗人借孤山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繁华之地,却保持独立个性,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樵歌起山头,竟不暇应接”,最后以山间樵夫的歌声为背景,衬托出诗人与友人泛舟西湖时的宁静与悠然,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清末文人雅士追求自然美、享受生活情趣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臈月将由杭之湖州次韵答载之(其一)

不尽分离意,今宵付与多。

围炉成雅会,对酒发高歌。

苕水平如练,明湖净不波。

移舟当雪霁,皓月照藤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臈月将由杭之湖州次韵答载之(其二)

自问迂疏者,相知有几人。

十年倾盖旧,匝岁触怀新。

食右功期化,论交味饮醇。

他时重聚首,益智话频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二十五日由湖回杭,钝斋主人置梅酒舟中,越宿花放,喜赋柬主人

昔日金华去,梅花护我车。

车行苦辘轳,花枝冷不花。

今作吴兴游,梅花共一舟。

舟行不数里,花气盎罗浮。

初见蕊如茧,再见破如剪。

层出胜蕉抽,盘旋殊蓬转。

舵尾笼鸣禽,睍睆度好音。

驿路泄春意,花鸟驱客心。

何为前度梅,芳信分迟速。

造化别无因,位置良难独。

仙骨终清奇,遭逢不可知。

荏苒当春华,名山證素期。

春色连吴越,灵气蕴同室。

我新乐聚欢,身不识离别。

花兮作解人,斯时特地亲。

孤屿林处士,招隐西湖滨。

主人何郑重,佐他酒两瓮。

花香杂酒香,苕霅水风送。

送我夜不眠,起坐觉衣单。

推篷际清晓,还看雪漫天。

形式: 古风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其一)

偶住杭州十载除,却难抛去是西湖。

泉惟名冷流能远,山得栽梅性不孤。

送我灵峰云叠锦,饶他春意雨初苏。

苕溪烟景天然画,一幅浮家泛宅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