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珊瑚碧树小明月,散作人间无尽香。
伏雨阑风浑不惜,为君高处踞胡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室内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
“珊瑚碧树小明月”一句,以“珊瑚”比喻窗上的装饰,“碧树”则是外面清新可人的景致,而“小明月”则透露出夜晚的宁静和柔和的光线。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安逸、美丽的居住环境。
“散作人间无尽香”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室内的花香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欣赏和珍惜。这里的“无尽香”暗示了一种持久而深远的情感体验。
“伏雨阑风浑不惜”一句,则是描写室外的豪放气象,通过“伏雨”、“阑风”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强烈力量的赞美。同时,“浑不惜”表达了一种无所畏惧、挥洒自如的情怀。
最后,“为君高处踞胡床”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通过“为君”表明了与他人共度时光的愉悦,而“高处踞胡床”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这里的“胡床”,即是北方民族所用的坐具,给人以异域风情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结合室内外自然与生活细节的艺术处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在特定环境中所体验到的精神愉悦。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品题芳事有春工,姚魏风流胜浅红。
莫傍沉香亭北看,只宜卮酒对山翁。
竹外孤亭思渺然,与君持酒傲壶天。
不须五斛称焦遂,一酌高谈骇四筵。
午梦肩舆转断冈,日烘残暑气扬汤。
舌端时得冰霜句,绝胜狂风作暮凉。
孤峰突兀现青虚,喜若羁人望故都。
神马已驰身尚远,却疑真有二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