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展读亥白兄书札

君昔游京华,我居沌水北。

思君寄远书,琐屑动盈幅。

一纸逐鸿飞,离愁满心曲。

今我客京华,君居沌水阴。

翩然通尺素,重若双南金。

想君下笔日,似我当时心。

泛泛楚江萍,苍苍燕市月。

人生无百年,八载三离别。

秋风万里来,归思凭谁说。

宛转读君书,一灯澹于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月夜展读亥白兄书札》。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通过书信交流情感的场景。诗的开头两联“君昔游京华,我居沌水北。思君寄远书,琐屑动盈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友人通过书信表达关怀的心意。书信的内容虽琐碎却充满深情,如同鸿雁传书,承载着离愁别绪。

接下来的两联“今我客京华,君居沌水阴。翩然通尺素,重若双南金。”则描述了时过境迁,诗人自己也客居京城,而友人则在沌水之畔。尽管相隔千里,但一封简短的书信却显得分量十足,如同珍贵的南金,重情重义。这反映了友情的深厚与坚韧。

“想君下笔日,似我当时心。”诗人想象友人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内心的情感与自己当年相似,充满了对彼此的思念和关怀。这种情感的共鸣,加深了两人之间的友谊。

最后两联“泛泛楚江萍,苍苍燕市月。人生无百年,八载三离别。秋风万里来,归思凭谁说。”诗人以楚江的浮萍和燕市的明月为背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他感慨人生短暂,八年中有三次离别,秋风起时,归乡的思绪无人诉说。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离别之苦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深沉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书信往来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时光易逝、离别之痛的感慨,语言质朴真挚,情感丰富细腻,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友情诗篇。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幽并

幽并秋气早,黄叶满林蝉。

何事能千古,无端又一年。

酒随诗共废,愁与病为缘。

欲买楞严读,从师问坐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早秋夜雨寄怀毕展叔先生(其一)

寄讯西篱客,江声落枕寒。

鸥情谐世苦,诗律课人难。

旧雨如星散,浮生作梦看。

别来多逸兴,古调向谁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早秋夜雨寄怀毕展叔先生(其二)

杜甫秦州作,天真协古风。

从来惟白眼,终岁感飞蓬。

诗骨秋愈炼,禅心老更空。

世人浑不识,举酒酹青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早秋夜雨寄怀毕展叔先生(其三)

秋花仍聚蝶,风叶已辞林。

赋别三春远,相思一夜深。

及群怜短翼,听雨忆同心。

今夕南归路,寒烟梦里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