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岱宗外舅

我有越纨素,一日再三洗。

褰裳过天津,见人且掩耳。

京洛正日中,美言如可市。

但恐谋生拙,飘零愧妻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衡所作的《答岱宗外舅》。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身生活境遇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我有越纨素,一日再三洗。”以“越纨素”比喻自己的生活或品德,通过“一日再三洗”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反复审视和自我净化的决心。

接着,“褰裳过天津,见人且掩耳。”描述了诗人穿过天津桥时的情景,见到他人便急忙掩住耳朵,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不安,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某种避讳。

“京洛正日中,美言如可市。”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繁华都市中的处境,尽管美言可以视为一种资源,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获取,暗示了诗人对社会评价体系的无奈与讽刺。

最后,“但恐谋生拙,飘零愧妻子。”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担心因谋生能力不足而给家人带来困扰,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普遍面临的生存压力和道德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形象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社会关系以及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2)

王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田杂咏(其一)

导汶自艾山,南流达新甫。

东蒙配岱宗,其首挈邹鲁。

一山一水间,幽胜略可数。

薄营本荒陬,芟除辟宿莽。

双溪作襟带,连冈若环堵。

结屋八九间,开径数十武。

欹仄植亭栈,夷旷筑场圃。

畚锸连朝昏,胼胝易寒暑。

但求静者便,不厌作者苦。

形式: 古风

归田杂咏(其二)

避地恐不深,吾必在汶上。

旷野多平畴,游目足自广。

南冈一握中,林麓稍森爽。

石壁拓精舍,石门斸新壤。

阳崖连阴峰,遨游惬心赏。

呼儿荷铫耨,携俪治绩纺。

既欣禾豆登,复见桑麻长。

八口可无饥,亦足代禄养。

岂必规达人,庶几屏尘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归田杂咏(其三)

远游得暂归,机事久方释。

渐与朝市远,转恋林野寂。

田畴日以亲,风雨颇相习。

农人告及春,欣然顾袯襫。

负杖桑阴午,荷锄麦陇夕。

绕屋榆烟暝,隔水梨花白。

远目任纵横,安步随偃息。

一区安蓬蒿,一盂饱橡栗。

溪山本不廉,琴酒堪自适。

形式: 古风

拟杜遣兴

人苦不知足,有愿何终极。

当其入天门,犹未厌羽翼。

一朝成蹭蹬,唾井无复惜。

昔日李将军,灞亭人不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