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一清清溪图歌

我家昔住清溪曲,五月柴门漾寒绿。

望仙门外石桥湾,百折苍波转林麓。

老藤修竹翳两涯,茅屋高下连桑麻。

江鱼出跃青荇叶,水禽啼上碧桃花。

悠悠三十年来往,却别清溪事游荡。

东园有客种狸瓜,北渚何人系渔榜。

兹晨览君图画工,作者乃是清溪翁。

清溪自住渝水上,名称偶尔能相同。

长汀短棹溯云水,绝壁乔林澹霞绮。

乌鹊散漫夕阳边,楼阁依微空翠里。

伊谁手携九节筇,从以童子囊孤桐。

至音雅调不易识,深山古木号天风。

我今欲归归未得,时时梦绕溪南北。

钓槎欹石雨边青,菱角沈泥雨中黑。

问君何从得此本,强拟乡园寄幽遁。

避名惟恐世人闻,抚景应悲岁华晚。

三山矶,白鹭洲,京国相逢俱胜游。

请君更棹酒百斛,相与烂醉秦淮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刘一清清溪图歌》描绘了一幅清溪人家的田园画卷。诗中通过回忆自家曾居清溪的宁静生活,展现了清溪的自然风光:五月时分,柴门边的溪水泛着寒绿,石桥湾、曲折流水、老藤修竹、茅屋桑麻,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诗人还提及了江鱼跃动、水禽鸣叫的生动画面,以及三十年间人事变迁。

接着,诗人赞赏画作的作者——清溪翁,他的作品捕捉到了清溪的神韵,尽管他们的名字偶然相同,但画家的精神世界与清溪的宁静相契合。画面中的长汀、短棹、云水、绝壁、乔林和乌鹊夕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意境,仿佛天籁之音在深山古木间回荡。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虽然未能回归,但清溪的记忆常常在梦中萦绕。他询问画作的由来,得知是为寄托乡愁而作,画家避世之心可见。最后,诗人邀请友人一同畅饮,共享秦淮河畔的美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溪的美,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明代文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别石泉县丞钟尚贤以公役赴京却还成都府

送君西还酌君酒,更出都门折杨柳。

怜君自是同乡人,上马欲别愁回首。

风帆五月上瞿塘,却望石泉如故乡。

啼猿峡里见明月,万里相思应断肠。

形式: 古风

题山水画

小山削玉搏空青,大山错绣开帷屏。

划然千文崖壁立,下有流水当高亭。

亭中幽人颜色好,城市何年迹如扫。

长江日落澹浮云,极浦春回满芳草。

深林窈窕仙路遥,谷口雪明双板桥。

便携绿玉上绝顶,閒听松风吹洞箫。

形式: 古风

题堵郎中画湘汉秋色图

兵曹簿领困填委,忽见云山落尘几。

问君何意貌此图,湘汉萧萧秋色里。

长峰巨壑相参差,彷佛江行曾见之。

云中树色三百里,峡里猿声十二时。

古人今人不相见,江水依然净如练。

鱼凫窈窕接山川,云雨荒荒出台殿。

岸回路转枫林青,丹崖绀壁秋冥冥。

山童出扫涧上叶,客意已到松间亭。

登高望远心独苦,江阔霜清雁如雨。

九天飞瀑下香炉,万里归帆到鹦鹉。

我从前年来帝京,偶离蔬屩峨冠缨。

故园耕钓归未得,对此佳致空含情。

茅堂远在珠林下,安得从君问图写。

九衢尘动五更风,又趁鸡鸣逐朝马。

形式: 古风

题都府俞溥经历所持山水画扇

俞君手持一尺练,水色山光坐来见。

烟林嘉树蔚森爽,云磴寒泉飒飞溅。

茅亭萝径青石床,松风洒衣如雪霜。

便从花底抱琴去,閒听渔父歌沧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