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涧歇.东皋寓居

归去。奈故人、尚作青眼相期,未许明时归去。

放怀处。买得东皋数亩,静爱园林趣。

任过客、剥啄相呼昼扃户。

堪笑儿童事业,华颠向谁语。

草堂人悄,圆荷过微雨。

都付邯郸,一枕清风,好梦初觉,砌下槐影方停午。

形式: 词牌: 过涧歇

翻译

回去吧。无奈老朋友还期待着我,不允许我在明时回归。
在自由自在的地方,我购置了几亩田地,静静欣赏园林的趣味。
任凭过客敲门呼唤,白天也紧闭门户。
可笑的是,我已经年迈,还能对谁述说这些事。
草堂寂静无人,圆圆的荷叶经过细雨洗礼。
这一切都交付给梦境,醒来时只有清风和槐树影子正好停在正午时分。

注释

故人:老朋友。
青眼:看重,期待。
东皋:田野。
园林趣:田园生活的乐趣。
过客:陌生人。
剥啄:敲门声。
华颠:白发。
向谁语:对谁诉说。
草堂:简陋的房屋。
邯郸:借指梦境。
清风:凉爽的风。
砌下:台阶下。
槐影:槐树的影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过涧歇·东皋寓居》。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旧友的怀念。"归去"两字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但又因故人期待,未能立即离开。他在想象中购置了东皋数亩土地,享受宁静的园林生活,即使有访客敲门,也宁愿独自闭门欣赏。诗人自嘲年事已高,无暇再与人交流,只能与花草为伴,度过宁静的午后时光。

"草堂人悄,圆荷过微雨"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圆润的荷叶在细雨中轻轻摇曳,显得格外宁静。最后,诗人以"都付邯郸,一枕清风,好梦初觉,砌下槐影方停午"收尾,表达了他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在梦中还能感受到那份清风与槐影的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闲适与超脱情怀。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遐观楼

小楼独上暮钟时。红霞楼外飞。烟中远鸟一双归。

城门灯火微。横短吹,傍危梯。冰轮涌海迟。

天涯幽恨有谁知。凉风时动衣。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三)

儿童嬉戏杏花堤。春归不解悲。重来草露湿人衣。

无花空绕枝。曾学道,久忘机。一尊甘若饴。

平生鱼鸟与同归。临风心自知。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一)同十二叔泛济州环溪

西城北渚旧追随。荒台今是非。白蘋无主绿蒲迷。

停舟忆旧时。双鸭戏,乱鸥飞。人家烟雨西。

不成携手折芳菲。兰桡惆怅归。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二)

一濠秋水净涟漪。红妆照水嬉。攀条寻藕怯船移。

浮萍湿绣衣。临好景,惜轻归。夕阳州渚迷。

城门灯火簇轮蹄。沙鸥飞去时。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