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诗人王逢拜访友人马天章在水边村落的居所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质朴。
首联“嘉兴马录判,归筑水村居”,点明友人马天章从繁忙的官场退隐,回到嘉兴附近的水边村落,建造了自己的居所,过起了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
颔联“土锉长腰米,莼羹巨口鱼”,生动地描绘了水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长腰米,指的是稻谷饱满,形象地展示了当地丰富的粮食资源;巨口鱼,暗示鱼儿肥美,反映了水乡的渔业盛产。土锉煮米,莼羹烹鱼,简单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跃然纸上,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和谐。
颈联“青衫沾露薄,华发向秋疏”,通过友人的外貌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时间的流逝。青衫沾露,暗示清晨的露水轻拂衣襟,营造出清晨的清新氛围;华发向秋疏,意味着随着岁月的流逝,头发逐渐稀疏,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老去的感慨。
尾联“尚尔丹心壮,无时去玉除”,表达了对友人虽年岁渐长但依然保持赤诚之心、壮志未减的赞美。丹心,象征忠贞不渝的内心;玉除,原指宫殿的台阶,这里借指朝廷或官位,暗含对友人虽身处水村,仍不忘国家与理想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水村居所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生活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