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赵伯山席上见梅

天公深藏巧,雪里放春回。

不到闲花凡草,都付与疏梅。

独立水边林下,萧萧冰容孤艳,清瘦玉腰支。

触拨暗香动,风味欲愁谁。姮娥携,青女过,夜阑时。

瑶冠琼佩,粲然一笑亦何奇。

剩欲举觞对饮,不怕月明霜重,寒色著人衣。

只恐邻笛起,化作玉尘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水调歌头·赵伯山席上见梅》。在这首词中,诗人以精巧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春的景象,并借此抒写了自己的情感。

"天公深藏巧,雪里放春回":这里用“天公”指代自然神力,它巧妙地在雪中孕育着春天的气息。这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机的感悟和赞美。

"不到闲花凡草,都付与疏梅":这两句表明在这初春时节,其他花草还未苏醒,只有那孤傲的梅花独自盛放。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隐含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独立水边林下,萧萧冰容孤艳,清瘦玉腰支":这里是对疏梅的具体描写,它独立于水边林下,姿态自如。在这个季节中,梅花不仅有着萧萧生风的声音,而且它那清瘦的枝干宛如玉人的腰肢,形象鲜明。

"触拨暗香动,风味欲愁谁":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梅花气息的感受。触碰到梅花散发出的幽香,让人不禁产生了一种愁绪。这种情感是非常细腻的,它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姮娥携,青女过,夜阑时。瑶冠琼佩,粲然一笑亦何奇":在这里,诗人的笔触变得更加幻想和美好。他仿佛看到月宫中仙子们的行迹,那些瑶光璀璧、琼瑯玉佩的装饰,以及她们粲然的一笑,都显得异常奇异。

"剩欲举觞对饮,不怕月明霜重,寒色著人衣。只恐邻笛起,化作玉尘飞":最后几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豪放情怀。他不畏严寒,只愿与友人举杯畅饮,唯恐的是旁边的笛声一响,那种美好如同玉尘般轻易消逝。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和初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自然生机以及生命中美好的珍惜与感悟。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三)再用前韵答任令尹

飘飘任公子,爽气欲横秋。

向日携诗过我,知不是凡流。

筑室清江西畔,巧占一川佳处,胜士日追游。

邀我出门去,柱月上新楼。烂银盘,从树杪,出云头。

好是风流从事,同醉入青州。

须信人生如幻,七十古来稀有,销得几狐裘。

谁似芗林老,无喜亦无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长相思.绍兴戊辰闰中秋

年重月,月重光。万瓦千林白似霜。扁舟入醉乡。

山苍苍。水茫茫。严濑当时不是狂。高风引兴长。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玉楼春(其一)宛丘行□□□□之园见梅对雪

记得江城春意动。两行疏梅龙脑冻。

佳人不用辟寒犀,踏雪穿花云鬓重。

真珠旋滴留人共。更爇沈香暖金凤。

只今梅雪可怜时,都似绿窗前日梦。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与何文缜、倪巨济、王元衷、苏叔党宴张子实家。侍人贺全真妙绝一时

云窗雾阁春风透。蝶绕蜂围花气漏。

恼人风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

细传一曲情偏厚。淡扫两山缘底皱。

归时好月已沈空,只有真香犹满袖。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