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

朝饮马,暮饮马,饮马日日长城下。

朔风吹鬓寒,黄云迷四野。

沙场冰僵塞草死,惟有长城窟中水。

挽马立踟蹰,马毛如猬起。

但愁窟中澌,寒浸伤马齿。

忆惜少年场,习射走长杨。

不昔障泥五花锦,昆明池里刷龙骧。

秋风几度马齿长,长城窟下老边疆。

老边疆,历风霜。

低头窟里愁无限,举头落日思帝乡。

君不见,边马归心思汉月。

又不见,壮士暮年悲白发!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饮马长城窟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苍凉的边塞气息。诗人以“朝饮马,暮饮马”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边防军士日常生活的艰苦与单调,每日在长城脚下饮水,生活充满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

“朔风吹鬓寒,黄云迷四野”,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荒凉、寒冷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边疆的遥远和危险。接着,“沙场冰僵塞草死,惟有长城窟中水”,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环境的恶劣,只有长城窟中的流水成为唯一的生机。

“挽马立踟蹰,马毛如猬起”,描绘了士兵与战马之间的情感联系,马毛如刺起,既表现了战马的疲惫与痛苦,也反映了士兵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这种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但愁窟中澌,寒浸伤马齿”,表达了对战马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而“忆惜少年场,习射走长杨”,则通过回忆昔日的辉煌,反衬出当前的困苦与失落。

“不昔障泥五花锦,昆明池里刷龙骧”,描述了过去军旅生活的奢华与荣耀,与当前的艰苦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秋风几度马齿长,长城窟下老边疆”,通过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边疆军人的岁月沧桑,以及他们对边疆的忠诚与坚守。

“老边疆,历风霜。低头窟里愁无限,举头落日思帝乡”,表达了边疆军人面对艰苦环境时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君不见,边马归心思汉月。又不见,壮士暮年悲白发!”以边疆战士的视角,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对壮志未酬的战士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军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是清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酒篇

饮酒非嗜酒,处世怕常醒。

饮酒不期醉,玉山偶自倾。

君看大块内,有生尽劳形。

富贵难幸致,崎岖走玉京。

天予我至性,忮求两无争。

有俸不嫌薄,有毡不厌青。

晚年唯好静,知足梦常清。

曲生朝夕至,从事六到庭。

相对拥图书,今古事闲评。

有时斗石尽,有时杯自停。

颓然天地庐,何者系我情。

朗吟齐物论,渊渊金石鸣。

松风常到耳,援琴月下横。

哦诗拙雕镂,但求抒性灵。

吁嗟乎,白伦既放狂,太白乃好名。

柴桑颇知趣,耐贫躬自耕。

古人不可学,慕之徒虚声。

孰与我终古,泊然无拒迎。

山花邀对酌,竟付乌有生。

况求素心侣,惟共白鸥盟。

形式: 古风

拟古

嘉林有神龟,豫且纲得之。

宋元感幽梦,解网释其羁。

一蹶终难起,卫平啧有辞。

钻研七十二,谓尔善决疑。

吁嗟乎龟之年,吾不知其几千?

龟之智,吾不知其所以然?

上有桃蓍,下有灵渊,嘘吸导引,潜彼沦涟。

其灵也,若仙泽不产毒螫,若风雨以时而祷。

蛟龙避其巢,人民获寿考。其藏也,人将保汝。

吾闻之,至道者天不绝,服元气者地不灭。

动则与天游,静若养其拙。

奈何甲子重光,得之者昌。内诚不敛,嘉名孔彰。

江神遗之以龙节,河伯导之以鼍梁。

既蹒跚以蹩躄,徒中道而望洋。

能占变,曾不知舞鹤游蜻之先见。

神能感幽,不能禁谣诼流言之相煽。

象有齿,焚其身,蚌有珠,采于人。

龟以明哲不保,又何尤豫且卫平之不仁。

黄犬悲上士,鹤华思华亭。

山藻虽云乐,憔悴墨光荧。

于人何昭昭,于己何冥冥!

抑其处彼尘滓,而不能神游物化,故常受累乎有形。

龟鉴不远,景纯渡江徒遭刑。

龟乎吾将为尔致巫咸,具彼芳馨,招尔魂乎返尔灵。

形式: 古风

陇头水

陇头水,凄切复凄切。

不是黄河流断澌,定知葱岭融残雪。

自从秦塞筑边关,复闻汉使河梁别。

黄沙白骨拥高滩,一湾一滴沥冤血。

更有怨妇闺中泣,魂逐陇坂声不绝。

声不绝,哀怨结寒云,白日惨无光,朔风短草何凛冽。

请君听我陇头吟,不闻陇水亦呜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镇日

镇日浑无事,闲情转遂初。

诗怀吟莫莫,睡味觉于于。

仰象参三易,观诗证六如。

倘容归故里,拟筑子云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