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卷紬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凄凄切切。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

形式: 词牌: 慢卷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离别的场景,以桃叶舟和枫林为背景,传达出浓厚的离愁别绪。"桃叶舟回,枫林客去",暗示着主人公目送行者离去,心中充满不舍。"西渚波千叠",运用叠词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言了情感的波澜起伏。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诗人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绘,刻画了主人公孤独登楼的情景,凉风吹过,更添凄凉。"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春天的鸟语花香与秋天的银河相约,都成了引发愁绪的媒介。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夜晚的广阔天空和明亮的月光,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孤寂。"相思苦梦雨何曾歇",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连梦境中都是苦涩的雨。

"而今剩有啼痕泪颊",昔日的笑容已不再,只剩下泪水,对比强烈,揭示了主人公的悲痛。"洛浦川长,青溪路断",借洛水和青溪的遥远,象征着与爱人的距离难以逾越。"晓露风灯灭",清晨的露水和熄灭的灯火,暗示着生活的冷清。

最后,诗人叮嘱对方"莫便轻别",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期待,希望彼此能坚守情谊,不要轻易分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朱彝尊独特的抒情风格。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窗外东风池上柳。春恨年年,惆怅还如旧。

帘底巧莺声乍溜。凭伊软语将花咒。

浑是愁多兼病酒。梦冷鲛绡,背倚屏山后。

娇绝黄昏人倦候。罗衣特地春寒瘦。

形式:

增字渔家傲

百蝶仙裙风易袅。藕覆低垂,浅露惊鸿爪。

元夕初过寒尚峭。呼别棹,雪花点点轻帆杪。

别院羊灯收未了。高揭珠帘,特地留人照。

众里偏他回避早。猜不到,罗帏昨夜曾双笑。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江城梅花引

横塘双桨掠秋苹。荡愁根。剪愁根。

艇子归来,阑角认灯痕。

贪筑小楼临水住,多分月,有时香,都到门。

闭门香篆懒重熏。月黯魂。花黯颦。

被也被也恋不得,空惜余温。

记取折枝花样画罗裙。

记取裙边书小字,诗瘦也,比侬家,瘦几分。

形式:

卜算子

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

镇日帘栊一片垂,燕语人无语。

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

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夜黄昏雨。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