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送周大尹

萧萧风雨歇,陡暑老凉肥,半清时节。

画船摇飏,江风澹、草青蘋黄叶。

仙郎去也,怅花县,清琴间绝。

凝望处,万里烟霄,人在九重天阙。

南云北斗双凫,隔白叟黄童,望归心切。功名激烈。

漫懊恼,枳棘鸾凰栖屑。

东风漏泄,看紫诰文衣旌别。

壶浆候,春水帆归,明年三月。

形式: 词牌: 玉烛新

鉴赏

这首《玉烛新·送周大尹》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是一首送别之作,情感深沉而细腻。

开篇“萧萧风雨歇”,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风雨已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陡暑老凉肥”则以季节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半清时节”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既非春暖花开,亦非秋高气爽,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增添了几分愁绪。

接着,“画船摇飏,江风澹、草青蘋黄叶”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壮丽与凄美。画船在江面上轻轻摇曳,江风轻拂,草色青翠,蘋叶泛黄,这些意象既表现了自然之美,又暗含着离别的哀愁。

“仙郎去也,怅花县,清琴间绝”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友人如同仙人般离去,留下的是对花县(可能指官署或友人任职之地)的怀念以及清琴声的断绝,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痛。

“凝望处,万里烟霄,人在九重天阙”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友人的离去比作飞向遥远的天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南云北斗双凫,隔白叟黄童,望归心切”则通过比喻和对比,描绘了友人离去后,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孩童,都满怀期待地望着远方,渴望友人早日归来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乡情和友情。

“功名激烈。漫懊恼,枳棘鸾凰栖屑”这一句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功名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担心其在官场中的艰难与挫折。

“东风漏泄,看紫诰文衣旌别”则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春风泄露了别离的消息,预示着友人即将离开,同时预示着友人将获得朝廷的表彰和荣誉。

最后,“壶浆候,春水帆归,明年三月”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想象着友人归来时,人们会像迎接英雄一样欢迎他,期待着在春水帆归的景象中相见,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苏武慢.金兰

丽水真精,南州高品,流落楚皋湘岸。

翠帐销残,带鱼粉碎,写不尽灵均怨。

莺羽潇潇,菜花掩映,黄瘦过初相见。

记当时,传报泥缄,早已遂同心愿。

似谁将,三径寒芳,满林枯叶,把九畹风光换。

从今契合,世路交情,拚一笔都勾断。

操变西音,佩纫中色,郁鬯酒堪同荐。

尽教人,东抺西涂,都不改旧时疏淡。

形式:

苏武慢.送李载章归分宜

桂殿秋香,杏园春色,不负洛阳才子。

通籍金闺,联班粉署,日近紫闱丹扆。

走马长安,鸣珂故国,游遍楚山吴水。

恨不见,耸壑昂霄,逢人处曾相许。

天借与,东海双凫,南州一骑,桃李河阳百里。

抚字心勤,催科政拙,算今古人能几。

好事多磨,彩云易散,花发又遭风雨。

是谁人,又唱铙歌,惊枳棘鸾凰起。

形式:

念奴娇.三月二十四日孙景章于景瞻邵叔章王瑞之钱文杰邀饮冯彦恭湖亭其地有林泉之胜醉中即景制念奴娇词发诸公一笑

暮春天气,叹春色三分,二分僝骤。

蝶体莺情,留恋处、偏在馀花剩柳。

风雨相催,阴晴未定,不管人憔瘦。

淡妆浓抹,这精神还在否。

是谁将两山佳丽,重湖深秀,收归庭牖。

前辈文章,近来吟咏,算谁家曾有。

长笑临轩,喜人生又是,一番开口。

浮云春梦,此情都付杯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凤来朝.送李载章

桃李河阳路,叹玉人、去时秋暮。

记惠风华月,春深处。最苦是,离亭雨。

闻道玉京朱户,扫公车、半留台座。待向谁告诉。

暂借作、海隅主。

形式: 词牌: 凤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