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陈三友

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

此羹若使东坡见,尤怪枯茎化得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味道如酥油来自天赐,芋头煮成玉般细腻同样非凡。
假如这道汤让苏东坡看见,他一定会惊奇枯茎如何能化出这般美味。

注释

味有酥陀:比喻食物味道醇厚如酥油。
出自天:形容味道仿佛来自上天。
芋成玉糁:芋头煮得像玉粒般细嫩。
却同然:同样令人惊叹。
此羹:这道汤。
若使:如果让。
东坡: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
尤怪:尤其感到奇怪。
枯茎:枯萎的茎(可能指食材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
化得偏:竟然转化得如此独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所作,题为《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陈三友》。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品味了“酥陀”和“玉糁”的美味,将它们比作天赐之物,赞美其口感如同酥酪和玉屑般细腻。接着,诗人想象苏东坡如果品尝这道羹,可能会对芋茎如何化为如此佳肴感到惊奇,认为这种转化出人意料,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对东坡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宋诗的雅致与意趣。陈藻巧妙地借东坡之名,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326)

陈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偶作二首(其二)

由来识后技无他,江左人材气象豪。

道理明时身自俯,见闻溢处趾空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读史偶作二首(其一)

千夫合作一贤人,合数贤人是圣神。

莫道眼前无孔子,一身散作万千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读庄子

尧无是处桀无非,此语堪惊与道违。

造物恩私多嵬琐,始知庄子得真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阅世

道理初从纸上求,因而处世得优游。

于今但阅人间世,自有文章笔下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