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柏子庭卷

虚舟元不系,湖海至今称。

悟得庭前柏,方为物外僧。

空空无我相,落落有谁应。

肯向东山住,东山气倍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以“虚舟元不系”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舟行于湖海之上,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的画面。接着,“湖海至今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由与广阔,仿佛诗人的心境也如同这无边的湖海,浩瀚而深远。

“悟得庭前柏,方为物外僧。”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柏树与出家修行的僧人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柏树常青,象征着永恒与坚韧,而“物外僧”则代表了超越尘世、心灵纯净的境界。

“空空无我相,落落有谁应。”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空空无我相”,表达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自我、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精神状态;“落落有谁应”则可能是在说,即使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也无需寻求外界的认可或回应,因为真正的自我与宇宙的和谐是内在的,不需要外在的肯定。

最后,“肯向东山住,东山气倍增。”诗人似乎在考虑是否要选择一种更为隐逸的生活方式,居住在东山,那里的自然风光或许能激发更多的灵感与内心的平静。这里的“东山”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概念,也可能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远离尘嚣的精神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自然与内心的探索与追求,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63)

顾瑛(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字:仲瑛
  • 号:金粟道人
  • 籍贯:元昆山
  • 生卒年:1310—1369

相关古诗词

和韵二首(其一)

喔喔鸡鸣桑树颠,江村风景只依然。

人行红叶黄花里,雁过西风落日边。

南市津头无酒旆,东湖渡口有鱼船。

北山岩壑秋偏静,借看蒲团枕石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韵二首(其二)

夏潮平没白鸥沙,舶䑲风生起浪花。

为向船头置美酒,恰如天上汎浮槎。

银盘雪落千丝鲙,玉手冰分五色瓜。

明日山中看疏雨,共将诗句寄丹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送吴国良

桐轩隐者重相访,草阁能留十日归。

快雪半消春水阔,扁舟又逐白鸥飞。

似闻迂叟耕梅里,每过山家款竹扉。

期子几时来慰我,共披鹤氅坐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海洲夜景

三沙宛在海当中,隐见珊瑚树色红。

神岛由来连弱水,楼船欲去引刚风。

东方日出鲛人国,半夜潮生织女宫。

却忆题诗绣衣使,高秋会过玉山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