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从山僧亮明道

普明山中僧,潇洒云外客。

肃宾天竺堂,步武慎规式。

山中五千指,湖海视仪则。

斯时虎岩翁,宴坐躬诲益。

瓶锡如流泉,请谒无虚席。

吾师解周旋,云衲举欣怿。

送迎尽礼貌,众誉日辉赫。

高座忽倾圮,拂袖归故域。

从容细行中,止观恣温绎。

诸山积馀资,润屋侈华饰。

飞甍切云霓,广亩连阡陌。

岂惟服食丰,少艾亦充斤。

国朝极尊崇,我辈徒叹息。

一朝命令下,俾齿齐民役。

徵输与挽漕,鞭箠困驱策。

于以苏疲民,于以警货殖。

惟师乐恬退,储蓄仅朝夕。

昔有无田讥,今无有田戚。

所以闲雅怀,得遂游览舄。

今秋积雨馀,访我海东碛。

田衣影翩翩,屐齿响苔石。

我逃空谷中,闻之喜盈色。

一尊对黄花,真意颇周悉。

俯仰出赠言,拈毫写胸臆。

倒囊答新响,明月光的皪。

生我蓬荜辉,启我茅径塞。

复为重峰行,幽探山水赜。

兹山多俊彦,感叹已非昔。

颙颙大章公,丛林服英识。

斯人不可见,俛仰但陈迹。

归来叙别怀,晤语转悽恻。

吾宗子孙多,且复倒馀沥。

邻家有新酤,解佩奚足惜。欣欣笑语间,礼度悆严?。

约我山中游,可以已羸疾。

讵意承新交,出语见悃愊。

兹行固未逮,厚意殊感激。

何当具扁舟,行舣半山侧。

一笑过石桥,攀萝共登陟。

摩挲两青瞳,遥睇南山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岑安卿的《简从山僧亮明道》描绘了一幅与山僧交往的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普明山中僧,潇洒云外客”点出了山僧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赞美了僧人严谨的待客之道和高尚的品德,“肃宾天竺堂,步武慎规式”,“瓶锡如流泉,请谒无虚席”。然而,诗中也暗含了世事变迁,“高座忽倾圮,拂袖归故域”,暗示了僧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不再享有过去的尊崇。

诗人感慨僧人昔日的富足与今日的淡泊,“昔有无田讥,今无有田戚”,表达了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敬佩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在与僧人的交往中,诗人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一尊对黄花,真意颇周悉”,并期待能再次共游山水,深化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既有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收录诗词(174)

岑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所居近栲栳峰,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 字:静能
  • 籍贯:故自号栲栳山
  • 生卒年:1286~1355

相关古诗词

次元善喜雨韵

石燕拂云杪,河鱼落檐前。

天公半月雨,下土舒忧湔。

槁壤蚓发唱,素壁蜗留涎。

禾蔬郁嘉秀,乐彼田与园。

既无沟壑虞,体受期归全。

插架有遗轴,足以消馀年。

形式: 古风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一)龙津春浪

宝剑龙入水,千载犹可见。

春风动鳞甲,浪舞桃花片。

一息过天池,相期曲江宴。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二)猿洞秋风

风高扫炎瘴,猿啸破昏昧。

圣学醒群蒙,触景与心会。

我思住山中,伊谁致芳酎。

形式: 古风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三)三寺云深

峨峨金凤山,绀宇各雄占。

佛境本无殊,人心有欣厌。

云从何处来,普覆青萝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