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可及第还乡

君恩兼喜拜维桑,路入家山道更光。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

偏留名纸呼先辈,喜著蓝袍到故乡。

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皇上恩泽使我欣喜如归桑梓,回家的道路因熟悉而更加明亮。
春天的皇宫前我初次卸下官服的白色,秋天的原野上我看到落叶被焚烧变为金黄。
特别地,我留下名帖邀请前辈们,穿着蓝色官袍回到久别的故乡。
科举考试和孝心的愿望都已实现,但再次经过剑阁栈道时,请不要感到凄凉。

注释

君恩:皇上的恩惠。
兼:同时。
喜:欢喜。
拜维桑:拜见家乡。
路入家山:道路通向家乡。
道更光:道路显得更加明亮。
春色殿前:春天的皇宫前。
初脱白:初次脱下白色官服。
秋风陇上:秋天的田野上。
见焚黄:看到落叶被焚烧。
偏留:特意留下。
名纸:名帖。
先辈:前辈。
喜著蓝袍:高兴地穿上蓝色官袍。
科第:科举考试。
孝思:孝心。
俱已遂:都已经实现。
却经剑栈:再次经过剑阁栈道。
莫凄凉:不要感到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询所作的《送杨可及第还乡》。诗中表达了对杨可及第归乡的喜悦和对他的祝福。首句“君恩兼喜拜维桑”体现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杨可衣锦还乡的双重喜悦,"维桑"象征着家乡和亲情。接下来的"路入家山道更光"描绘了道路因杨可的到来而显得更加明亮,暗示了他的荣耀归途。

"春色殿前初脱白,秋风陇上见焚黄"两句通过季节变化,形象地展示了杨可从春天的殿前考试成功,到秋天踏上故乡土地的情景,寓意着他的学业有成。"偏留名纸呼先辈"表达了对杨可尊长的敬意,以及他带回的荣耀让故乡人倍感自豪。

最后两句"科第孝思俱已遂,却经剑栈莫凄凉",既肯定了杨可的科举及第和孝心达成,也提醒他在回乡途中不必过于感伤,因为他的努力和孝心都已得到回报。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温情与鼓励的送别诗,洋溢着对人才归乡的欣慰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0)

梅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夏子乔招讨西夏

丹墀曾独绎丝纶,御札亲题第一人。

莺喜上迁张笔力,马谙西讨仗威灵。

亚夫金鼓从天降,韩信旌旗背水陈。

耆致尔功还奏阙,图形仍许上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寄吕许公

十五年前忝一麾,公馀尝得预言诗。

玉阶步武为霖早,云路风波得志迟。

浴凤池深春荡荡,观鱼台古草离离。

重来故老休相问,请揭纱笼看旧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齐山寺

凤刹岧峣挂断霓,凫云渚洳暗窗扉。

江风晓定钓人出,山月夜高禅客归。

墙外蔓藤移过密,院中杉子落来稀。

老僧独坐蒲团稳,自枉晴檐补衲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叠嶂楼

谢公城上谢公楼,百尺阑干挂斗牛。

碧瓦万家烟树密,苍崖一槛瀑泉流。

波光滟滟前溪满,刹影亭亭古寺幽。

此地近除新太守,绿窗明月为君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